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奇

“山姆”医改的得与失

  通讯员 刘笑笑 记者 李月红

  本报讯 芦山地震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禽流感疫情仍在继续,与之相关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也成为讨论焦点。一个国家应建立怎样的医疗保障体系?有人说,美国的经验或许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真实情况如何呢?4月20日晚,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果壳网承办的“[科学] ASTalk”,请来曾负责美国“9·11事件”急救的约翰·麦克博教授做客省科技馆,为大家讲述美国医疗体系的情况。

  “很多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应该有着最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约翰博士开门见山地说道。因为没有欧洲福利国家那样的统一标准模式,因此美国社会从未形成“全民医保”。多数中产阶级也都是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来购买医保的,有15%的美国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在美国,平民阶层的医疗破产事故甚至成为发达国家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

  《时代》杂志曾以《为什么医疗费用让我们濒临死亡》为题解析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轰轰烈烈地推行过医疗改革运动。美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症结在哪儿?除去保守阶级、商业保险公司等利益集团的博弈斗争外,美国日渐高攀的医疗成本也是最受诟病的。“美国人每花六分钱,就有一分钱用到了医疗上。西欧各国的人均医疗费用为2000多美元,而我们美国是6000多美元。”

  昂贵的医疗成本从何而来?“第一,我们要花很多的钱在研发新仪器与新药上;第二,研发预防性药物;第三,各类行政支出。”此外,在市场体制下,各医院因竞争而不断在医疗保健上提升的成本也是原因之一。约翰告诉现场听众,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9年,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费用占GDP的比例在不断攀升。“但是病人是否得到了更好的医治?医疗保障体系的质量是否提高了?这些问题都值得商榷。”

  但正所谓“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美国昂贵而复杂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是有优点的。最显性的是对医学技术的推动。“我们将很多钱花在研发上,因此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疗设备与技术,也拥有最好的医疗教育和培训。”约翰说,在过去20年里,医学界的十大进步中有八项来自美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人比其他国家医学奖得主的总和还多。世界上最畅销的十大药品,美国研发出了八个。乳腺癌、结肠癌等病患在美国的存活率亦是最高。

  备受争议的奥巴马医疗改革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美国正在做出的努力与改变。“奥巴马希望从三个方面改变美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第一,将3200余万没有医保的人纳入医保体系;第二,改变支付方式,将传统的通过服务项目与数量来计算费用的模式变为以‘价值’来计算,即通过最终的医疗效果来衡量;第三,加强基层医疗建设,使整个医疗体系更进一步。”约翰说,这种改革方式引发了全美大争论。

  在改革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美国希望推动医疗至何种地步?随着基因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美国医学界正在设想研发一种“个性药”。“通过观测你的基因,我们来分析预测你未来会得什么疾病。然后以此开发个性化的预防药物,让你在健康时就能得到治疗。”约翰表示,通过不断地推进医学技术的发展,再配合医疗改革运动的进行,在未来,医院可以用更少的钱来治疗更多的人。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3 “山姆”医改的得与失 2013-04-25 2996017 2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