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倡廉

天台探索纪检组织“统派直管”—

将监督进行到底

  核心提示:

  当部门纪检组织出现监督力量分散、职能发挥乏力、“一把手”监督难等问题时,纪委如何加强有效监管?天台县实行纪检监察组织“统派直管”,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监督新模式。

  如今,走进天台县直机关各部门和单位,你会发现,原先部门内部的纪检组织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3个纪工委。

  除法院、检察院、公安和垂直管理部门,天台县撤销了县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按照县委、县政府直属部门的特点,设置3个面向县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派出工作委员会(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9人,分别监管党群政法口、政府综合口、农业金融口等部门。

  全新的监督模式,效果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纪工委取代部门纪检组织,监督和管理分开,监督更加有力了

纪检职能如何到位

  天台县卫生系统目前约有2000多名员工。卫生事业事关百姓,不管是在重大事项运行的监督管理上,还是在选人用人上,都备受关注。如何取信于民,让群众满意,县卫生局局长孙兴爱感觉压力很大。

  在撤掉县级机关部门内部的纪检组织后,县卫生局被划到了天台县纪委第一工委的管辖范围内。起先,由于对纪工委的工作方式不是很了解,孙兴爱并没有多大感觉。然而,去年下半年的一场医务人员考录,让她着实感觉到了“统派直管”带来的好处。

  去年下半年,县卫生局负责招录90多名医务工作人员,在考生分配的问题上,班子成员都感到很棘手。

  “大家择岗都想去好一点的地方,偏远山区没什么人愿意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靠局班子关起门来研究,即使公平公正,也容易引起社会的猜疑,最后出来的结果也无法让人信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孙兴爱思前想后,决定去找第一纪工委书记许昌友商量。

  在听了孙兴爱的忧虑后,许昌友提出由第一纪工委派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考录监督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实施“阳光择岗”。

  择岗那天,已经录取的90多人齐聚在一个大房间里。大家按照分数的高低,面对面公开选择岗位,谁选了哪个岗位,其他人一目了然。

  “有了纪工委的参加,一方面对我们是监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社会公信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孙兴爱感慨,以前纪检组织设在部门里时,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监督作用其实不是很明显,因为大家在同一个单位,面对班子成员,有些话不一定好说。“现在监督和管理分开,不会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监督可以更有力。”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如果部门纪检组织接受同级党委(组)的领导,对党委(组)的监督会比较乏力,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更是困难,对其他干部的监督也怕伤和气。

  中国银行天台支行行长程志明同样深有感触。“以前银行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自成一体,与地方缺乏有效互动。纪工委成立后,在银行系统推行惠企便民动态督查考评等措施,我们经常邀请纪工委参与服务质量监督,提升行内整体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过去,部门纪检组织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都以部门管理为主。这样,很容易导致部门纪检人员认为自己就是‘部门人’,主要精力难以集中于纪检工作,还容易出现‘主业’沦为‘副业’、‘部门意识’强于‘纪检意识’等不正常现象。”天台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说,还有很多单位甚至连纪检组织都未设立,如该县共有74个县直属机关部门,过去设有纪检组织的只有34个,职能“缺位”。现在,各纪工委的监督覆盖了全部县直属机关部门。

  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表示,在县级体制下实施部门纪检组织“统派直管”改革,使党风廉政责任主体与监督主体得到有机分离,这对加强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力度、完善惩防体系等都有明显成效。

  纪工委集中办公,监督服务大厅接待群众来访,随时了解民情,提升监督效能

机关效能如何提升

  天台县的3个纪工委实行集中办公,集机关作风监督、企业软环境监测、民生权益保障、重点工作(项目)联合跟踪督查等功能于一体,并设立共同的监督直通车平台——纪工委监督服务大厅。走进纪工委的办公院子,入口处两边,每个纪工委的工作人员、管辖单位和职责等信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纪工委监督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随时接待来访群众。

  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不少老百姓心里没底。

  挂牌运行后不久,纪工委监督服务大厅来了几名群众。

  “有小贩在我们居民区加工卤味烤禽,弄得臭气熏天,到处都是污水,我们连门窗都不敢开!”“我们已经集体联名向信访等部门反映过,一直没处理好,到底怎么办?你们能不能解决?”大家你一句我一言,情绪有些激动。

  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了解具体情况,原来由于涉及法律界定模糊不清,部门管理权限不明,有关部门虽然多次联合到现场处理,但都没有结果。

  工作人员立即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展开调查,并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县质监局将此信访件作为个案抓落实,纪工委派工作人员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经过县质监局反复劝说做工作,加工点10天后搬离了居民区。问题解决后,很多人直呼没想到:“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上门来,没想到这次这么快就解决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监督服务大厅共受理群众诉求92件,督促有关部门为企业、群众解决问题86个,对旅游集散中心等24个县重点工程(项目)落实专人力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纪工委经常开展廉政谈话和党风廉政巡查,对权力进行监督

权力监督

如何有效

  “统派直管”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据统计,天台县实行“统派直管”后,3个纪工委共查处15起案件,而2011年部门自查案件仅5件。实行“统派直管”后,该县级机关部门涉及纪检方面的信访量同比下降43.9%,部门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在工业项目审批中,原先需要46个工作日,现在压缩到27个工作日。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对部门纪检组织撤销后,纪工委能否融入部门,真正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存在质疑。

  “每个纪工委管这么多单位,工作人员本身又不熟悉部门情况,怎么能深入了解情况?”有些群众提出疑问。

  对此,县建设规划局局长陈智强告诉记者,县建设规划局是第二纪工委的管辖单位。工委书记和工作人员经常来走访、座谈,了解情况,有时候一周大概来三四次。召开局党委会议时,纪工委工作人员也全程参与。

  “有他们监督,做起事来心里就更有底了。”陈智强说。

  “廉政谈话”也是纪工委了解部门情况的新途径。

  李刚是县城市行政执法局的一名中层干部。前段时间,纪工委两名工作人员找他谈话,让他谈谈对局班子的看法,还请他提意见、建议。

  李刚说:“我在局里工作了10多年,这样的廉政谈话还是头一次。我觉得很好,这种背靠背谈话也可以让纪工委加深对我们单位情况的了解。”

  纪工委成立后,共列席部门会议245次,实施风险干预1370人次,对18个县级机关部门开展“体检式”廉政谈话和党风廉政巡查,建立中层干部廉政档案1134个。

  天台县纪委表示,虽然撤销了部门纪检组织,但是在各部门明确了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和负责党风廉政工作的科室,在全县各部门还建立了一支由139人组成的党风廉政信息员、联络员队伍,并实行季例会制度,这些都有助于纪工委进行有效监督。

  浙江大学教授余逊达:天台县的“统派直管”改革是对现有部门纪检监察资源的整合优化,是一次监督体制、工作机制的系统创新,有效弥补了“分兵把守”导致力量分散、形成监督盲区的不足,使监督更加独立,实现了监督效果的“乘数效应”。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倡廉 00018 将监督进行到底 2013-04-25 浙江日报2013-04-2500012;浙江日报2013-04-2500013;浙江日报2013-04-2500021;浙江日报2013-04-2500017;浙江日报2013-04-2500022;浙江日报2013-04-2500019;浙江日报2013-04-2500020;浙江日报2013-04-2500015;浙江日报2013-04-2500027 2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