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倡廉

买水治污
更可怕

  河南澧河附近的居民反映,近日河水颜色发黑、味道腥臭,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称未发现污染源。可随后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前一天还污浊发黑的河水,一夜之间,竟然清澈了。原来当地政府紧急购买上游水库500万立方米的优质水引流入河,因此水质一夜变清。

  一夜之间,污水变成了清水,该市政府的神速效率令人惊讶不已。然而,这立竿见影的变化背后,所隐藏的是投机取巧的工作作风,比污染环境本身更可怕,它在麻痹自己,也在愚弄公众。

  其实,在这追求速成的时代,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自作聪明并不少见。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某些地方在山体上刷绿漆,在树干上插绿枝,遇到事情“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愿意下功夫踏实做事。依靠这样的工作作风和施政理念,不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引起公众更大的不满,引发更多的矛盾。

  我们不知道,这法子能让“清澈”保持多久?但是,人们清楚,政府“买水治污”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替污染企业消灾,这难免会让人怀疑当地环境监管部门与排污企业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利益关系?既然当地村民已经怀疑河水遭受污染,相关部门只需顺藤摸瓜,就能够找出污染源,然后按照法规和制度,采取整治措施就行了,何必采用这种买水换得“一夜清”的馊主意?

  “买水治污”的闹剧暴露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多重失职,一是放任环境污染,二是投机取巧,且在这两种失职面前,丝毫没有羞耻感。治理环境污染,首先要从治污观念上开始清理了。其次,也该查查到底是谁拍板实施这么有“创意”的治污之举,看看背后有什么猫腻。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倡廉 00018 买水治污
更可怕
2013-04-25 2997881 2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