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记忆在云龙
记者 刘慧
记者 刘慧
本报讯 “袅袅陌上桑,荫陌复垂塘;桑柘绿阴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这是海宁云龙村绵延数千年丝织历史的真实写照。栽桑、养蚕、缫丝、织布、拉绵兜、翻丝绵被的传统技艺,在云龙村世代相传。
由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海宁市史志办公室等共同承办的“云龙村的蚕桑记忆”展览,清明节期间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摄影作品、档案资料让观众领略民俗记忆。
云龙村地处良渚文化带,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西南部。村里历代养蚕,流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因此在云龙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其形式多样,有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及诸多生活、语言禁忌等,成了江南蚕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各种形式的蚕俗在云龙村均有体现。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成为中国的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1970年后,当时的云龙大队采用“三增、四改”的办法,即增株、增拳、增条和改高杆为无杆、改稀植为密植、改劣种为良种、改靠天为旱涝保收来进行桑园改造,使产叶量大增。全村现有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2020亩,桑地1780亩。
本次展览还将几位著名的“云龙人”推入观众视野,如蚕桑文化史专家、丝绸教育家蒋猷龙,用相机记录下珍贵蚕桑记忆的方炳华,带领云龙大队用科学方法栽培无杆密植优质桑园的李锦松……本次展览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江南蚕乡的真正风情,认识了为蚕桑事业默默奋斗的辛勤工作者,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再一次推广,意在呼吁更多人共同努力,让蚕桑文化和桑蚕丝织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