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记者体验余杭鸬鸟镇全天候为民服务

跟着镇干部去夜访

  本报余杭3月28日电

  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郑志锋

  下午5时30分,落日还隐隐闪光。在食堂吃好晚饭的余杭鸬鸟镇干部蒋瑞峰,熟门熟路往仙百坑村走,开始夜访。

  今年初,杭州市余杭区在20个镇街(开发区)全面实行干部包村联户、住夜值班制度,乡镇干部从“走读生”成为“住夜生”,为民办事的时间从8小时延伸到24小时,从一周5个工作日延伸到7天。作为仙百坑村的联村干部,蒋瑞峰有空就会去村里转转。

  “今年初,村里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目标,老百姓积极性都很高,我要把这件好事做好。”蒋瑞峰告诉记者,仙百坑村的生态环境很不错,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最近,村里正在落实生活污水处理,家家户户都很配合。

  “老蒋,你来了!我正想找你商量个事。”村民马丁军老远看到蒋瑞峰,就扯着嗓子喊起来。这几年,鸬鸟镇的旅游业发展得不错,农家乐红红火火开了一片,马丁军有心也参一脚。

  “有想法是好事,只要你踏踏实实干事业,镇上肯定尽力扶持。”蒋瑞峰随着马丁军来到他家门口。这片还闲置的空地 ,在马丁军眼里俨然已是几个月后热热闹闹的“摇钱树”。

  “不过,卫生、消防隐患不能有。”蒋瑞峰还不忘反复叮咛,“我们现在的绿水青山,都是将来的金山银山,村里要打生态牌,这个不能忘。”

  和马丁军聊完,蒋瑞峰趁着夜色继续在村里逛,看到哪户人家开着门,就进去说会话。“就这么转转,唠唠家常,更能发现一些工作中发现不了的问题。”蒋瑞峰给记者传授经验,过去的几个月里,村里因为污染大放弃引进的养殖场、与华数公司协商的农家乐数字电视收费折扣,都是一趟趟夜访的成果,“距离近了,有些话他们愿意听。”

  联村一张图、联企一本账、联户一家帮。在鸬鸟镇,每位在职在编干部都和蒋瑞峰一样,至少联系一个村、一个企业、一户农户。这种一对一的直接联系,让乡镇干部与百姓的生活贴得更近了。

  和蒋瑞峰同时出门的镇干部操永平,目的地是前庄村正宁工贸有限公司的工地。今天,他给公司老总盖贤正带去了好消息——公司员工朱万全一双子女的就学问题,解决了。

  再过两个月,公司流水线就要在这里正式投产。技术骨干朱万全是四川人, 因为没有在当地落户,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没法解决。在一次走访中听说此事的操永平也跟着急得不行,回去后就张罗着联系学校。“老操,谢谢你啊!”盖贤正握着操永平的手连声致谢,从公司引进洽谈,到征地建设,联系该企业的操永平没少帮着操心。

  “这样全天候的服务,让我们能够与百姓更直接深入地交流,既让乡镇干部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更实实在在帮助百姓解决不少现实问题,这样的做法,我们还会坚持。”镇党委书记谷小华已经在鸬鸟工作5年多,在他看来,8小时之外的工作,很值得。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跟着镇干部去夜访 2013-03-29 2966055 2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