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算清办公用房浪费这笔账

  尉迟公

  近日,温州鹿城区开始试点调拨机关办公用房,通过“劫富济贫”式调配,多的退、少的补,出租收入统一上缴财政,每年可节约资金1200万元。机关办公场地精细化管理,被称为继三公经费之外的“第四公”改革。

  这一改革,针对性强:有的单位办公房富余,索性拿来出租,租金落入单位小金库,上面不知道内情;有的单位办公场地不足,还要申请财政拨款去租房子。这一进一出,浪费巨大。

  温州人素来“敢为天下先”,此次“第四公”改革率先破题,自在预期之中。其价值在于,改出了节约,改掉了腐败。

  办公用房改革,在一个区就能省下1200万元,试加推算,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全国,省下的经费想必是一个天文数字。政府机关办公场地的种种浪费,在一些地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见怪不怪。鹿城区开始尝试堵上这一漏洞,顺应了“厉行节约”这一社会风尚。

  那些办公用房富足的单位,再想靠出租、出借、转让房子填充自家的小金库,怕是不容易了。鹿城区通过对公家房进行摸底入档,并纳入动态管理,提高了政府房产租赁行为的透明度,谁出租、租多少,账目一清二楚,减少了“人情租”、“权力租”、无偿借,封堵了少数人暗中谋利的渠道。

  “公家房”改革,是政府部门主动“自己割自己的肉”,显然触动了一些部门利益,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温州已经迈出这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加令人鼓舞的第二步、第三步。比如,政府办公楼建设审批程序如何,预算成本怎样监控,特别是精减机关人员以降低成本,这才是治本之策。面对温州“第四公”改革,我们应该来点掌声。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算清办公用房浪费这笔账 2013-02-25 2922014 2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