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百姓挽留,做官的境界

  春长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前两天,看到山西大同市民流泪上街签名挽留市长耿彦波,笔者不禁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顺口溜。

  被挽留,表明官员在百姓中有分量。但现实情况是,有的政府官员离任时,一些群众纷纷拍手称庆,不但不挽留,而且奔走相告。更有部分官员,为了让组织知道自己的“口碑”,故意让一群人写信“挽留”。

  从报道来看,对大同市长耿彦波的挽留,是百姓真心真情的流露,他的口碑和政绩为百姓所普遍认可,值得现在许多官员学习。

  当然,有市民坦言,挽留耿彦波,主要是担心“人走政息”。大同古城复建规模宏大,至今只进展到一半多,还未完工。耿彦波履新后,工程会不会烂尾,房屋被征收住户能否得到妥善安置等,令一些市民心里没底。

  一个市长的离开,竟能引发这么多市民的挽留,抛开一些外在因素,足以说明这位市长在任上,让当地百姓得到了一些触摸得到的实惠。

  成功的官员,应该是被百姓挽留的人民公仆。但愿有更多官员做出更多得民心的实事,被百姓所挽留,为群众所挂念。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百姓挽留,做官的境界 2013-02-25 2917402 2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