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二版要闻

绍兴调查“毒校服”涉嫌企业

初步查明重新染色致有害芳香胺含量叠加

  记者 张丽

  本报绍兴2月21日电 上海“毒校服”事件经媒体披露后,绍兴市县质监部门对两家涉嫌企业展开调查。同时,绍兴市质监、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和其他生产、流通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绍兴市质监局回应,此次事件,可能是首次染色有色差,企业为满足客户要求再次改色,使有害芳香胺含量叠加所致。

  2月17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演出服含有毒物质。报道称,不合格演出服抽查的样品数量为2套,抽样基数为50套,目前已全部封存。经检测,上衣衣袖上的一块宽1厘米的黑色镶边布不合格,该布料从绍兴柯桥轻纺市场进货。

  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称,18日上午看到相关报道,该局立即派人赴绍兴县柯桥轻纺市场调查。

  据调查,为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供货的单位是绍兴欧虹纺织品有限公司,系一家民营贸易企业,该公司于2011年6月初从江苏吴江购进2.55万米白坯布,送往绍兴市立新印染有限公司加工印染。该公司将印染之后的2万多米合格布料出口到国外,其中约155米面料因色差未达要求,后经“立新印染”重新染色,将其中的135米销售给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

  绍兴市质监部门称,此次问题面料检出有害芳香胺染料为30mg/kg,国内纺织品标准规定的有害芳香胺限量标准为不超过20mg/kg。事件发生后,质监部门对“立新印染”的现有黑色印染面料作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该市质监部门表示,有害芳香胺限量指标是纺织品安全性主要指标,省、市、县三级对本地生产企业产品及轻纺市场面料进行监督抽查,历年未发现芳香胺超标现象。


浙江日报 二版要闻 00002 绍兴调查“毒校服”涉嫌企业 2013-02-22 2920442 2 2013年0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