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走出个17世纪
编者按:2012年12月24日本报人文·好奇版刊发了《科学达人,等你来!》,招募令发出至今,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发来邮件,表达对科学的向往,对加入好奇版的期待。今天,本版首次刊登科学达人、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5)班学生王海纳的来稿,希望这份内容更加丰富饱满的版面能带领您一起去好奇科学,也欢迎更多的“科学达人”加入我们。
《对话》,走出个17世纪
王海纳
谁都认识伽利略。他在1629年发表的作品《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科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以剧本的形式呈现。书中有三个虚构的人物——辛普利邱是个亚里士多德的忠实卫士;萨尔维阿蒂是哥白尼的代表,力图用种种方法驳倒地心说;而沙格列托是个“过路人”、“旁听者”角色,代表伽利略本人。
有评论说,伽利略凭借《对话》“猛踹一脚,踹倒了亚里士多德派的旧体系,踹开了理性认识世界的大门。”
果然,在伽利略之后,出现了一串灿烂的名字:笛卡尔、莱布尼茨、波义耳、牛顿……他们站在伽利略的肩膀上,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毅力,投入到“自然科学”这门已在中世纪的阁楼里尘封了千百年的学问中去,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17世纪。
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这个时代?伴着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的,是怎样的信念和价值观?如果把17世纪浓缩成一个人,他该有着怎样的性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从“源头”——伽利略的《对话》中寻找答案。
变幻无常的彗星和太阳黑子告诉我们天体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不变不灭,而木星卫星的发现则说明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绕着地球转。当三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论陷入僵局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听到萨尔维阿蒂说:“来,我们做个实验。”他的实验大都很简单——比比白天的云朵和月光谁更亮,或比比水面和砖地谁反光更均匀。但每一次他要说服他人,一定是先做实验,再讲道理。
还有这些字眼。“不,你不对。”“你这么想就错了”,在《对话》里比比皆是。萨尔维阿蒂和辛普利邱互相质疑,而过路人沙格列托则对两方都质疑。对话在想方设法地质疑和应对质疑中继续。
也许你质疑我我质疑你的谈话方式,只是让“故事起波澜”的手法,只是为了让三个人的对话更具有可读性,但是看萨尔维阿蒂一定要动摇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学说,这质疑精神不是贯穿全书吗?
这质疑精神感染了伽利略以后的好几代人。于是,“你不对”、“我不信”成了17世纪的主旋律。
质疑声中,神不再是教堂、教廷、教义。人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自然与神对话,上帝通过一颗星星、一根小草、一声鸟鸣向人们传达的东西,也许比布道者的几百句话还要多。既然谁也不比谁神圣,何必抛弃了自然,向那些自认为是“使者”的神职人员下跪?
愿三百多年前由《对话》开创的时代精神,能促使我们反思自身,促进我们开拓新时代,激励“脆弱但高贵的人类”永续发展。只有这样,才不辜负科学革命的先辈们对未来的期盼。
(本报记者 李月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