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浦江政府征迁走群众路线

拆迁干部,诚意动人心

  记者 翁浩浩

  县委报道组 方镖 杨远航

  【编者按】 拆迁工作是多年来各地面临的一块“硬骨头”,如何在实践中做实群众工作、推进和谐拆迁?浦江推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征迁工作法,既促进工作,又赢得民心,值得借鉴。

  本报讯 一大早,郑守挺来到浦江城北节妇门10号,敲开张春霖的家门。“找过渡房有困难吗?有的话我们想办法解决!”他关切地问。“我们都签了房屋征收协议了,你们还跟以前一样热心,真是难得。”张春霖高兴地说。

  郑守挺是浦江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眼下他还有另一个职务:城北区块旧城改建房屋征收第五组组长。目前,他所在小组负责的91户征迁对象都已签定协议,这些天他忙着挨家挨户回访。张春霖便是回访的重点对象之一,他的家境贫困,妻子患精神疾病,正是郑守挺和组员连跑派出所、街道、卫生局、民政局、残联等7家单位,帮其申办了8000元医疗补助和残疾低保手续,让张春霖感动不已。

  由于基础设施差,路道管网破旧,城北区块旧城区的居民希望改善居住条件。城北区块旧城区改建,成为浦江县历时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工程,征迁面积达21.5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133户、3496人。不过,42天内,所有居民就自愿在征迁协议上签字,这一切,得益于该县推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征迁工作法。

  走进城北区块旧城改建指挥部,记者看到一张房屋征收签约进展地图,每签约一户,工作人员就会涂上红色。如今,原本白色的地图已变成全红。征迁工作启动后,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不厌其烦地上门与征迁户座谈、讲解政策,几乎每天忙碌至深夜。动迁初期,旧城区改建工作组走街串巷入户访谈,挨家挨户听取意见。当天征集的意见当天汇总、当天研究可行性。

  最近,家住广场社区的吴大伯心情不错,他担心的问题解决了。原来,按照原定方案,安置房统一使用垂直式户型。吴大伯今年78岁,5个孩子都在外地,如果住进高楼,每天上下楼吃不消。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向征迁干部反映了这事。很快,方案就有了变化:增加部分公寓式安置户型。“征迁干部还上门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起初,我以为只是走走形式,没想到我的话真的管用。”征迁户张世远从事建筑工程20余年,前些天被邀请到城北区块旧城改建指挥部,参与制定房屋征收政策。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不少建议,如将房屋征用标准更加细化,降低安置房配套车位价格等,都得到采纳。

  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最大限度保障群众权益,是城北区块旧城区改建指挥部考虑的重点问题。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不断地修改,群众有关“户型分配”、“分家析产”、“安置房价格”和“沿路房界定”等方面的集中诉求,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

  “根据群众的要求,我们将征迁补偿比例从1∶1调整为1∶1.2,把沿路房的店面租金收入也考虑进安置政策。”旧城区改建办主任黄炳立介绍说,在房屋评估阶段,所有征迁户评估结果全部公示,以确保公开、公平和公正。因为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居民们纷纷把征迁看作自家的事。92岁的老党员黄荣林不仅自己主动签约,还义务做邻居的思想工作。截至目前,浦江县不仅没有一人因城北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而上访,还使该区域9名信访老户主动息访。

  不仅如此,看似冷冰冰的拆迁工程,还成为了政府和百姓沟通的连心桥。“我父亲得了癌症,最近病情恶化,我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又怕政府安排的过渡房条件不好,还有安置房位置不好,希望您作为书记,作为朋友,作为大哥帮帮我。”这是征迁户张女士给浦江县委书记戴建平发的一条短信。很快,她就得到戴书记的回复:“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帮你解决。”此次征迁工作,戴建平担任城北区块旧城区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征迁户交流互动,还公布了手机号码。

  “干部们的作风真没得说,除了动迁,还帮我解决了烦恼。”征迁户严永有因与他人有纠纷,离家住进田间的临时棚。工作人员为他办理失地农民最低保障待遇,并成功调解纠纷,让他安心回家。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拆迁干部,诚意动人心 2013-01-22 2850237 2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