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小分队走访临安高山村移民——
丈量幸福与孤独的距离
记者 蒋蕴 毛珺 通讯员 张伟星 许雪珍
本报临安1月18日电
记者 蒋蕴 毛珺
通讯员 张伟星 许雪珍
幸福与孤独,是不是就在那1小时山路的距离?
这个问题,如果问临安农民卢雷明,他回答“是”。那段从村子的集市回家的泥路,他风里雨里走了无数回。肩上扛着重50公斤的米,喘着粗气,脚印深陷在大山坳里。
看起来,只是从海拔300米,走到了海拔600米。卢雷明的感觉,就好比从文明社会慢慢地抽离。他住的地方,名叫“花岭”。虽然听起来是个很美的地方,却是临安石门村汪家坞自然村最偏远的角落。如今只住了三四户人家,七八个人。
42岁的卢雷明早该下山了,他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中风在床的母亲,恐怕自己一天也过不了这样的日子。只要一有风雪,路就封了,山上的电视机布满了雪花图形,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他无法收到外面的讯息,外面的世界也听不到这个小山村的声音。
更让他烦恼的,是结婚的问题。他的生活里没有小于60岁的异性,没有一个年轻女人愿意上山,和他过这样的日子。
“汪家坞,汪家坞,一日三餐六谷糊。”六谷,是临安当地对玉米的叫法。汪家坞这个地方,很长时间以来是贫穷的代名词。现在看来,贫穷的根源不在于没有资源,而是缺乏信息和与外界的沟通。
汪家坞有很好的自然资源,这里是临安市一级水源保护地,山上种满了毛竹、茶叶和山核桃,这个季节,也依然留着点点青葱。直到有一天,村主任程文忠兴奋地带来了一个消息,一家农业开发公司看中了这里,告诉村民,这么好的自然环境,能不能再试试种点香榧,种点中药材?把土地租给我们,再到我们这里干活,既拿租金,又拿工资,收入翻个倍。
村民们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原来,资源是可以这样增值的。
家的腾挪,也搬上了日程。去年,政府在山脚划了一块地,给他们建移民小区。凭借相关的政策补贴,不用付太多的钱,一户人家便能住上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卢雷明说,这下电视屏幕上再也不会有雪花了。
小楼外形很有点“小清新”,青色的石板配淡黄色的墙砖,设计犹如城里排屋的样子。背靠青山,旁边就是清可见底的山间小溪。更重要的是出门不到50米,就是开车直达的公路。有一天,一群上海游客寻到了这里,像是发现了另外一番天地,他们大喊着今年夏天要住在这里,当作度假胜地。
卢雷明又被惊到了,山沟沟里会有那么多城里人喜欢的东西。
于是,这几天,卢雷明又是成天一身泥。这并不是走山路留下的痕迹,而是忙于装修新居的原因。他要赶紧趁着农闲时节,把装修的任务早点完成,一是为了节后早点可以去农业公司上班,二是为了明年可以接接上海游客的生意。
第三件事,他羞涩地憋了半天才告诉我们。搬下来的这段时间,他碰到了有缘人。有个家在县城附近的好姑娘看中了他,正月里,他要在新房子里迎娶媳妇进门。
幸福与孤独,不在上山与下山之间,就在城与乡被拉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