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本报采访小分队跟随玉环住岛干部——

夜访渔家话民生

  本报玉环1月14日电

  记者 童颖骏 陆遥

  县委报道组 骆战红

  渡轮在海面上摇晃近20分钟,岛上灯光闪烁,远望像是鸡冠。我们的目的地是玉环县鸡山乡,由20余个岛屿组成的海岛乡。

  “要不要一起去渔民家聊天?”鸡山乡党委书记陈银考说,乡里在干部住岛办公的基础上,推行渔村夜访,帮百姓解决各类难题。“我们喜欢集体出动,不容易冷场。”由于记者的加入,这次夜访“阵容”庞大,除了陈银考,乡党委副书记林雪峰、分管渔业的副镇长张维彪、党委委员叶长林、北山村村支书尤先福等“老中青”齐出动。

  19:10,北山村乐宾后巷6号

  走访身残志坚三姐妹

  陈银考:“最近三姐妹身体都好吧?天气冷,给你们添几个热水袋。”

  母亲蒋冬娥:“谢谢书记。多亏你们帮助申请补贴,我们把房子修了修,住得比船老大都好咧。”

  大姐丹丹:“这小脑萎缩真让人头疼,行动不方便。不过,我在网上找到女装店客服的工作,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

  二姐萍萍:“可惜我不会电脑,只好在爸妈的小店里帮帮忙。”

  小妹青青:“我也想像大姐一样,赶快找到工作。”

  张维彪:“还有什么不方便的?”

  丹丹:“电脑是残联和慈善总会送的,用久了,会有点小毛病,网速也不够快。”

  叶长林:“乡里有电脑专家,打个电话,一般问题都能解决。”

  丹丹:“小毛病我自己行,重装系统很快的。”丹丹的开朗,让大伙都笑了。

  “可能是外公外婆近亲结婚导致的。要是谁能帮三姐妹看好病就好了。”出了门,陈银考喃喃自语。

  19:45,北山村披头路62号

  安慰苦恼的渔老大

  陈银考:“你家的事情怎样了?”

  渔老大陈建财:“那个外地船工掉进海里,搜了六七个小时都找不到。跟他两个兄弟商量后,撤回来了。一天都在做笔录,现在定义为失踪。”

  张维彪:“船是昨晚上回的?”

  陈建财:“后半夜回来的。开了36个小时,一点鱼都没打着,还出了这样的事。今年天气是十几年来最差的一年,天寒地冻的。”

  陈银考:“我们也很不好受。先来慰问下,再一起想办法。”

  陈建财:“希望乡里在调解时帮帮忙。今年收成不好,我们的承受能力也有限。”(手机铃声响起,村支书尤先福帮陈建财与保险公司沟通。)

  张维彪:“总的原则,赔偿的事不能拖,对方家属的心情我们也要理解。”

  20:15, 南山村安吉路12号

  送报告给乡党代表

  陈银考:“老陈,乡里开党代会,听说你请假,我们把报告送来。”

  乡党代表陈领贵:“在船上不小心受伤了,只好坐轮椅,书记你看这右腿石膏还邦邦硬。”

  陈银考:“伤筋动骨一百天,就当休息下。今年生产怎么样?”

  陈领贵:“鱼越来越不好打了,还好政府给柴油补助,能赚钱。现在灯光围捕舒服、安全,也最有效率,银行愿意贷款给我们。”

  陈银考:“乡党代会没赶上,老代表有什么问题要反映?”

  陈领贵:“最担心小孩读书的事。”

  陈银考:“乡长去对接过了,在楚门小学读书的十几个孩子,可以直升楚门一中,其他还比较困难。我们要探讨下长效方案,打算作为县人代会议案。”

  林雪峰:“今年要建新码头,涉及到5户人家拆迁。”

  陈领贵:“为了地方建设,如果拆到我家也没话说。拆到亲戚朋友,会上门去做工作的。也希望政府给出合理补偿。”

  陈银考:“一定!谢谢老陈,对乡里工作这么支持。”

  20:40,码头边“海鲜一条街”

  慰问水产经营户

  陈银考:“王老板,生意好不好?”

  “鲜溢”经营部王相义:“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今年开头又做了笔大生意,卖了200多份海鲜。”

  林雪峰:“你的店在鸡山的门面上,形象要好,卫生要注意。”

  王相义:“已经不在店门口剥虾了,鱼头也集中处理。去年乡里划了地给我造工厂,配了冷库,不用再螺丝壳里做道场了。”

  张维彪:“多的时候有200多个阿姨帮你剥虾吧?带动闲散劳动力致富,蛮好。”

  结束夜访,已是晚上9时,海岛夜深人静,月光照亮曲折的石阶和古朴的民居,也照进干群一心构建起的美好明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夜访渔家话民生 2013-01-15 2875113 2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