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潮生活

网购退货为何这么难?

  家住广州的韩小姐这几天陆续收到元旦假期在网上订购的货物。她拆开一个装有珊瑚绒女士睡衣的包裹试穿,“简直像一头熊一样。”退货成了韩小姐的第一念头,于是她开始在淘宝旺旺上联系店家,可过了很长时间,得到的都是“咨询量暴涨,旺旺无法及时回复”的反馈。她直接点了“申请退款”的选项,对方也迟迟没有同意办理。

  继“双十一期间忙扫货,双十一过后忙退货”的现象之后,元旦网购又迎来了一波退货潮。相比于下单的“爽快”,消费者的退货之路则显得异常“艰辛”。

  网店快递各有难处

  骆驼户外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元旦期间促销活动带来了成交量大涨,但也导致退货率远高于平时。面对暴增的咨询量,客服表示:“在高峰期,客服需跟上百人同时对话,根本应接不暇。”

  湖南欧女士收到别人在网上为她预定的一份水晶饰品礼物,结果拆开的时候发现已经破碎。她联系快递办理退换货,可是两天时间都没等来快递上门取件,最后她只能自己前往快递点退货。

  刘先生是某高校中通快递负责人,他说双十一期间送货和退货比达到了6比1,元旦期间约为9比1。他无奈地说,“高峰期送快递的人手都不够,上门取退货件只能往后延。”

  网购时代,退货引发的“逆向物流”成为新问题。消费者遭遇退货难题,电商患上担心客户“不爽即退”的心病,快递则在重重负担下两边不讨好。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商家、物流公司三方在利益分配中纠结难解的关系让退货渠道障碍重重。

  专家认为,商家、消费者和快递公司各有利益诉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退货难诱因。

  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市场营销研究专家张春河指出,消费者也有责任。他说,不排除有些网购者“苛求”服务,乃至抱着“买回一堆,退回一半”的“量中择优”的心态上网购物,这无疑会加重退货渠道负担,增加社会成本。

  除此之外,物流承载能力与网购交易量脱节,服务水准达不到市场要求。

  呼唤第三方机构介入

  面对服务之缺、退款之争、速度之滞,如何破解退货难题?专家认为,需三方合力协调各自利益诉求,在完善的市场机制框架下有序运行。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戴淑庚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弥补相关法律政策空缺。他指出,尽管目前商务部发布新规,消费者有权无条件退货,但操作层面缺乏监管,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与此同时,商家对逆向物流应加强正面认识,对部分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回收能显示“责任感”,提升商户名誉度和知名度,“这实际上存在着二次盈利空间”,戴淑庚说。

  其次,物流要提升承载力,向集约型企业转型。业内人士指出,民营快递飞速发展,扩张速度下暗藏着加盟点物流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如何尽快将加盟统一为直营管理,或是快递提高物流效率与管理的最佳方式。

  业内人士提出,可考虑在我国引入建立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退货管理。第三方权威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定退货标准,所有退货流程都在第三方的指导、监管下进行。

  广西物流采购协会秘书长李捷认为,必须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多方形成合力后,提高网络购物诚信度。一方面降低退货率,另一方面有效解决退货难问题。

  (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经济·潮生活 00010 网购退货为何这么难? 2013-01-15 2865053 2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