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前程

和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学校搭桥 企业埋单 学生获益

  浙师大行知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路子

  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第六届中小企业家峰会上,来自全省百余家的企业家代表应浙师大行知学院之邀,共同探讨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战略转型。

  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企业转型升级是硬道理,而转型要以人才为支撑。人才没有速成班,功夫要下在平时。瞄准企业的需求,浙师大行知学院主动出击,通过举办产学合作特色班、聘请企业家当教授、让学生到企业去参加“就业体检”等形式,让学生和企业、企业家零距离接触,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6年的坚持,不仅深化了校企间的合作,更是让学生在合作中直接受益:峰会当天,308家参会企业来行知学院“招兵买马”,同比增长近50%,提供近6000个岗位,毕业生参会1800多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620人次,同比增长20%。

和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和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跟企业有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是行知学院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据了解,我国目前约有6000万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小微企业是企业中的“草根阶层”,但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而行知学院的统计数据表明,该院2012届毕业生有70%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

  基于此,从2007年开始,行知学院先后开设“红五环班”、“步阳班”、“浙商期货班”等28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班,并借助这一平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据了解,王鹏是行知学院2009年毕业的学生,从“红五环班”走出的他现在已经是公司一个年产值1.2个亿的团队负责人。在衢州红五环集团,越来越多和王鹏一样的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者。

  如今,行知学院、红五环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实施“红五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杰出的创新意识、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机械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机械专业学生通过申请有机会到西安交大进修培养1年,大四时在红五环集团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目前,已经有19名同学在交大上学。

  峰会当天,19名同学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纷纷表示,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弥补自身差距,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结束“今飞班”学习的章韵琳说:“通过在企业车间上课,觉得自己成长很快,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层干部储备人才,这是校企联合办学的出发点。这也让学生尝到了“甜头”:15%的学生直接流入办班企业,80%的学生在同类行业中受到业主的欢迎。

请企业家当教授,培养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精神

  对话开启智慧。在每一届的中小企业家峰会上,行知学院都会开设行知论坛、企业家与大学生面对面活动,邀请企业家做讲座,与大学生对话,是学生进行人生导航、专业导航、就业引导、创业引路的鲜活教程。至今已开设37讲,参与学生6200余人次。

  据悉,行知学院先后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市区聘请了227名企业家和技术专门人才为实践指导教授。

  从讲座的题目上,可以窥知对话的教育意义。《企业家眼中的大学生》、《从基层做起,抢占最高点》、《从企业角度浅谈大学生就业》、《如何做好第一份工作》……每一次对话,企业家与大学生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或者对行业发展的看法;每一场讲座,都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去认识自我,明晰职业定位,树立一种专业精神。

  “我走出校门的时候是1979年,拉大车,修汽车,后来自己干个体户。这么一步步走过来,我什么行业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 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说。

  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永强也坦言:“我学历不高,做了15年的修理工,是从基层一步一步上来的。现在,是概念工程师,制造工程师都是按照我的理念在制造产品。踏实做人,夯实基础,任何时候都有机遇。”

  在行知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陈红儿教授看来,企业家走近大学讲堂,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的方式之一。润物细无声,故事的力量在于潜移默化之中培植一种职业精神。

  学生胡晓娟说:“这是最生动的职业教育,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实践、实干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参加“就业体检”,激发学生的规划与发展意识

  如何培养人才?陈红儿说:“人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只有人把知识应用出来,才有成才的可能。”

  这也正是陈红儿主张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他说,只有想办法让学生去折腾,让学生在企业里摸爬滚打,知识才能转化为实践能力。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薄弱、人文素养短缺、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规格不一致的问题,行知学院在多年校企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在办学中引入一种社会认可机制,借用“就业体检”的概念来表达。

  所谓就业体检,表达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健康性”检测,着力探索社会认可、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即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社会认可和就业质量。如果说校企合作特色班、企业家与大学生面对面是企业主动走进学校,那么,就业体检视野主导下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则是学校主动走出去,让学生直接深入企业一线,在做中学。目前,行知学院已经设立200余家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上万名大学生进企业”、“上千名大学生就业动车系列行动”和“上百家企业顶岗实践”构成的百千万“就业体检”实践工程形成了校企合作的系统链,连缀起大学本科四年的培养计划。这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规划和发展意识。

  大一时进企业,行知学院工学分院的开学典礼曾在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企业用人标准,明确专业方向;大二、大三时进企业,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在企业里寻找科技创新项目,曾在今飞集团实习的袁李涛获得“省挑战杯一等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大四是进企业,专业实习搭上就业“早班车”。大四学生泮依波说,借助“浙商期货班”这个平台,班里已有2名同学在期货公司实习后留在那里上班。

  目前,行知学院作为省内第一家高校与浙江商会确立合作关系,其与北京台州商会在2012年6月签署协议,成立北京台州商会下属企业“后备管理干部与技术骨干”校企合作特色班。此外,在跨出区域寻找合作企业的同时,深化与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在当天的峰会上,金华地区有6家企业主动抱团与行知学院签约成立浙中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提供的20多个专业能基本满足学生实训需要。

  学校搭桥,企业埋单,学生获益,多方共赢,这是陈红儿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它把大学课堂延伸到企业车间,企业文化引入大学讲堂,全面整合企业与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培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步阳集团设立800万元基金,每年20万元奖励优秀师生。

  今飞集团校企合作班正在上课。

  学院与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各分会签约产学研合作教育

  ·资讯·

  大学课堂延伸到企业车间,学生在企业认真听取工程师讲解。

  张凯滨

  行知学院与红五环集团、西安交大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


浙江日报 前程 00024 和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013-01-15 浙江日报2013-01-1500012;浙江日报2013-01-1500015;浙江日报2013-01-1500021;浙江日报2013-01-1500017;浙江日报2013-01-1500024;浙江日报2013-01-1500016;浙江日报2013-01-1500020;浙江日报2013-01-1500013;浙江日报2013-01-1500022;浙江日报2013-01-1500019;浙江日报2013-01-1500025;浙江日报2013-01-1500018;浙江日报2013-01-1500028;浙江日报2013-01-1500026;浙江日报2013-01-1500027;浙江日报2013-01-1500014;浙江日报2013-01-1500023 2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