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村口树

老家的木板桥

——我深深眷恋的乡情里,总有一个位置,是留给老支书的

  本报记者 叶晖

  我关于老家的记忆,总和一座木板桥相关;而我对老家的情感,也是从那座桥开始,并且蔓延至今。

  老家村前的那座木板桥,虽然拆除已有30多年,但每每想起小时候过桥时的情景,心里还是有点后怕。

  说起木板桥,其实很简单。村民们从山上砍来松木,先锯成4米长短,而后对半锯开后,再把2片松木拼在一起,架设在河道木桩上做桥面。我清晰记得,整座木板桥有48米长,由12节组成,离水面高度约3米,而桥面宽度仅0.4米,光秃秃的,没有一点保护措施。

  因为爸妈在城里上班,我很小就被送到乡下爷爷奶奶家,书也在乡下读,直到初中毕业才回到城里。我的老家三门县海游镇上坑村,是个大村,有三四百户近2000人,村前不远处一条四五十米宽的溪流叫海游溪,木板桥就架在海游溪上。虽然架桥处水流不是很急,但水深也有半米左右。过了溪,便是村里1000多亩成片的水稻田和数千亩山林。

  木板桥是老家村民们每天出门劳作的必经之路。由于来来往往过桥的人太多,过不了几天,木板桥面总有几节会出现松动摇晃。尤其是到了汛期,木板桥时常被洪水冲毁。第二天,洪水退去,村民们又会从山上砍来树木,重新把木板桥修复架设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小时我就有恐高症,每次过桥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掉到河里。然而,我自幼逞强争胜,自尊心极强,看到村民和小伙伴在木板桥上健步如飞,虽说心里无比恐慌,也硬着头皮过桥,为的是不让小伙伴看不起。

  记得12岁那年,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山上砍柴,比他们砍得都多,一担柴足有一百四五十斤重。在挑回家过木板桥时,我站在桥头犹豫了许久,不管怎么给自己壮胆,就是没勇气挑过去,也不愿叫过桥的村民帮忙。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看见爷爷从对面的溪滩上走来,像见到救星似的喜出望外。后来奶奶告诉我,爷爷知道我害怕过桥,是专程来接我的。

  那时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村民们不再为过木板桥而担惊受怕,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1976年春,我初中快毕业时,村民叶如华当选村支书。他上任后立下军令状,要把村前的木板桥改建成水泥桥。我好多次听到他对村民说起:“当一任书记,就要给村里做一两件大事、实事,这样才对得起全村百姓。”果然,在村支书叶如华的努力和奔走下,仅用了2年多时间,一座长60米、宽2米的水泥桥就建成了,彻底告别了上坑村民祖祖辈辈走木板桥的历史。

  通桥那天,回到城里读高中的我,得知消息后,专门请假回到老家,与村民们一起欢庆通桥。

  如今30多年过去了,那座小水泥桥已被一座4车道的新大桥取而代之,老支书叶如华也因病去逝多年。可是每次回到老家,都会有意无意到过去架设木板桥的溪边看看,寻找逝去的岁月和痕迹,因为木板桥的记忆对我是刻骨铭心的。偶尔说起叶如华,村民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他是村里最好的干部之一。

  仔细想来,我与老支书叶如华此生没啥交集,但我深深眷恋的乡情里,总有一个位置,是留给他的。只因那时他为百姓安危着想,拆除木板桥,改建水泥桥,圆整了我儿时的遗憾。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村口树 00022 老家的木板桥 2013-01-15 2870522 2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