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从“囧途”突围
——“潘旭华现象”引发浙师大学生辩论
本报金华1月10日电
通讯员 陈仁伟 记者 王婷
这些天,本报有关“潘旭华现象”的连续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共鸣,潘旭华的故事更是成了浙江师范大学师生的热门话题。今天,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在浙师大举行,大学生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传统教育模式等问题展开探讨。
潘旭华被戏称为“三无人员”,倘若依照常规体制走下来,一定会因学历而被埋没在茫茫人海。正方辩手李成浩就此慷慨陈词:“现行人才选拔体制下,学历成为招聘的门槛,选拔以偏概全,衡量学术以量而不求质,按照这样的流程,国学大师陈寅恪今天不可能当上教授。”
正方提出,人才选拔要敢于突破常规和体制,才能做到“选才唯贤,用才以专”,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人才的创造力。
反方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潘旭华不就是浙师大的特聘教授吗?他的成功不正体现出现行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势吗?现行规章制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泥古不化,浙师大人才引进政策就是选拔人才不拘一格的思想指导下的制度保障。”
紧接着反方步步紧逼:选拔人才如果突破体制和常规,这种灵活性往往会给人“为所欲为”的借口,我们当然欣赏刘备三顾茅庐的气度,也感动于周公吐哺、求贤若渴的精神,但我们还要看到没有制度约束的可怕!
反方总结:“不拘一格”也需要遵循现行规章和制度,规章制度可以是科学、富有弹性的。当然,任何规章制度都有程式化的弊病,所以才更需要创新和健全。
辩题步步深入,从人才转向教育。正方阐述观点:“学校已经变身‘人力工厂’,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唯独少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氛围,输送出去的都是‘复制品’。”
反方辩手陈海峰反驳:“有事实为证,现今国内高校已经并正在培养出创新人才,仅清华、北大培养的两院院士就有240人、长江学者104人。”
“现在国家最高科技奖大部分都是1951年前的大学毕业生摘得,怎么解释?”
“科研能力是需要岁月积淀的,又有几个院士是青葱妙龄?”
“你又怎么解释潘旭华现象?”
“如果潘旭华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没有上过中专,他还会成功吗?不会!基础教育是成才的土壤。”
环环相扣,大学生开始探讨起实践在创新中的分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无数次试验的失败中,潘旭华闯出了一条真理之径。因此,正方辩手张雨柯认为,实践创新比理论创新更重要。
反方辩手陈超超却认为:“潘旭华之所以能走出创新之路,正是因为他在构思时不断进行理论论证,在创造时着力的不是破译他人的技术‘密码’,而是设置自己的‘密码’。”
“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从不乏巨大的实践力,但在面临国际竞争时,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创新的优劣及生命力。”反方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升华,理论创新能惠及更广阔的人群,因此更为重要。
……
辩论远没有结束,由潘旭华带来的思考还在不断发酵,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