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大兴创新文化建设关键期
□于新东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近日报道指出中国对创新者的专利技术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有待加强。联想到当前中国大力倡导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反观现实,成就巨大但差距明显,瓶颈到底在哪里呢?
或者说,我们的创新为什么进入到一个知易行难的阶段了呢?从根子上说,是创新尚未真正形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不错,中国有很多文化,甚至很多享誉全球的优秀灿烂文化,比如诸子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等,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创新尚未在中国成为一种文化。而只要创新未成文化,中国就没有真正强大。这就极大警醒我们,当大家都热衷于对创新的制度建设、模式建设、战略建设等说一千道一万的时候——当然这些是很重要——却都忽略了最紧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文化才是我们的最缺、也是我们的命门。
为了探讨如何推动中国创新文化的形成,笔者想到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那就是倒过来看,当一种事物已经成为文化时,会具有什么样的根本性标志或者特征。如果能够发现其中的普遍性规律,那么,就可以逆向循着这样的要求及路径,依样画葫芦地打造中国的创新文化。
一般地,文化之所以成其为文化,有着最为主要且重要的三大标志,首先表现为社会风气浓郁,其次表现为实体组织遍布,最后表现为深入人们内心。以中国茶文化为例,饮茶品茗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浓浓风气,生产经营消费茶的各种实体组织随处可见,无论对自己还是待客人几乎人人都发自内心自觉地沏茶一盏。当然,茶在中国成为文化,是历史的自然的过程与结果,而创新要成为文化则困难得多,但道理还是一样。
也就是说,大兴创新文化建设同样须在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为创新营造一个浓厚的社会风气。风气的形成其关键在舆论导向,创新被宣传一千次就成了社会共识与风气,那时候全社会弥漫一种热爱创新、创新光荣的风气,一看便知创新文化基本告成。
其次要积极鼓励发展各种以创新为宗旨的实体组织,比如,直接从事创新研发活动的、培育开发创新人才的、生产经营创新产品的、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宣传推广创新文化的等等,诸如此类的公司企业机构团体等都在大兴之列。
最后要让创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成为一种自觉的心理与行为。这一点的关键则在教育。改革现行的打孩子一出生就灌输服从听话式的教育理念、千篇一律甚至因循守旧的教育内容、应试主导答案标准化唯一化的教育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可以想象,人人内心都涌动一股子创新冲动、创新激情,创新成为人们内心一种朴素的情愫并上升为一种个人价值观时,创新文化不仅形成了而且应该说已经臻于完善、步入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