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史济锡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八大报告在很多地方都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既强调了许多一以贯之的政策理念和战略部署,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迫切需要更加注重研究和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更加注重研究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问题
为认真贯彻十八大关于“三农”工作重要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力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按照“四化”同步发展要求,以“三增三保”为目标,以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济生态化为路径,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三大平台”,产业、组织和服务“三大体系”,技术装备、资源环境和政策资金“三大支撑”,组织领导、队伍能力和社会环境“三大保障”为抓手,全面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加快实现从大宗农业向精品农业、粗放农业向精致农业、自然农业向精准农业转变,着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作出新贡献。努力通过三年努力,全省农业发展理念、产业层次、产品层次、主体层次、科技层次、装备层次、服务层次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特色精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设施智慧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质量品牌强省、现代种业强省、经营效益强省地位逐步确立,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1/3左右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更加注重研究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人民生活差异较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力度不够等问题。党的十八大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再作专题部署,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的基础,也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部署,倍加珍惜党委政府重视城乡统筹、重视农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更加注重研究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两个“倍增”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所作决定中提出四个翻番,其中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4000元以上,比2010年的11303元要增近1.1倍,这充分体现了我省走在前列的要求。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全国相比,我省农民收入基数高,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919元便达到“倍增”,我省却需要增加11303元;从我省农民收入结构看,农民收入来自一产的占17%、二三产占20%、工资性收入占53%、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占10%。因此,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不能仅仅依靠发展一产,还要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在涉及土地征收、公共事业投入等方面,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才能顺利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
更加注重研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是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保障供给是目标,生产能力是基础。从我省农业现状看,农田基础薄弱、技术装备不强等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特别是优质耕地减少、降水分布不均等资源约束不断加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必须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夯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一方面,要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坚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农村生活设施联动,大力推进农田园区化建设,推进工业化成果和工程技术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全面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差异化、集约化发展路子,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力推进“两区”和规模化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功能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和其他服务性产业,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链各环节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保供能力与水平。
更加注重研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问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我省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造就新型农民、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等方面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农业主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职业化农业主体培育,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经营主体合作化、主体经营规模化方向,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协作联合,创新完善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发展生产和参与市场组织化程度。要立足提升传统农民、培养职业农民、引进新型农民,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学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政策,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提升经营主体科技文化素质。要立足增强公共服务、激活社会化服务、完善生产性服务,整合农业服务资源,逐步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自我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更加注重研究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三化同步”演进为“四化同步”,凸显了信息化的突出地位与特殊作用。我省具有农业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基础,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农产品预警体系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居全国领先水平,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借助信息技术,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营销网络化,也可以实现生产预警和应急视频指挥,还可以改造传统农业管理方式、打造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等。要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发展智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各环节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要立足农业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完善智慧农业发展政策,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工程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高效可控。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熟化和转化,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推进良种、良法、良机综合运用,形成高效的技术开发、集成和推广机制,不断提高技术转化率、覆盖率和到位率。要立足抢占种业制高点,强化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实施,深入实施0406计划、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种业研发、引进、示范和推广,努力建设种业强省。
更加注重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活动,我们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水等自然资源,按照农业投入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化、再利用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按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要求,推广农业清洁化生产技术,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活动与保护自然环境相协调,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产业有效衔接,以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区域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更加注重研究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提升问题
十八大报告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大部署;大会还修改了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就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发表了重要论述;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央的各项规定要求,不断加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引领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推进“三农”事业发展为纽带,始终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完善联系基层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进一步理顺职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清正廉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
【作者为浙江省农业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