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走近中国苹果第一镇

  汪浙成

  也许是因为小时语文课上读过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使我在众多的水果中,对这引发了人类伟大发现的小小果子多了一种记忆。可那时,我居住的江南小镇,按行政级别也是个县城,却从未见过这种生长在北方的水果。记得有一年,在上海华孚钢笔厂当工人的伯母回家乡过春节,带来一小筐色彩艳丽的水果,装在红纸盖着的竹片编的镂空小筐里,鲜亮的果皮宛若小女孩可爱的脸蛋。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苹果。后来长大成人,苹果成了我最爱的水果,吃过的数量多到自己也记不清。享用了一辈子苹果,却未有机缘看过它长在树上的样子,觉得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就像有人默默给你服务了一辈子,却连人家姓甚名谁都未曾问过一声。这次来到中国苹果第一镇——观水,才算是对苹果有了一点真正的见识。

  观水镇在烟台牟平区,盛产红富士,是驰名全国的烟台苹果的一个主产区,被全国果品协会授予“中国苹果第一镇”的称号。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这里正在举办苹果文化节。大街上到处张挂着文化节的大红横幅和宣传广告。行人熙来攘往。街道两旁堆积着山样的苹果,桶装的,筐装的,纸箱装的。路上是南来北往风尘仆仆的车辆,挂着全国各地牌照,有江苏的、浙江的、福建的,江西和山东本省的。一辆辆满载苹果的大货车正待启运;也有扎堆的几群人围在一起,正南腔北调地在高声洽谈业务。小小苹果,搅动了这里的千家万户,让这个坐落在昆嵛山下的胶东小镇一下子火了起来。

  小镇四周是依山绕村的苹果园。海海漫漫快要成熟的苹果,把周围山坡都染红了。那一个个红艳艳、沉甸甸的大红苹果,风情万种地挂满枝头,有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让我们从树下走过的人像当年犯错误的人类祖先在伊甸园一样,也想伸手摘下来吃。空气里飘荡着阵阵果香。果园上空,像网络似的纵横交叉着用来吓唬鸟雀的彩色塑料带,在山风吹拂下来回翻动着,一闪一亮,把苹果园点缀得充满了丰收的喜庆气氛。

  正在采摘的女主人,见我们跟随主人走来,好客地递过个苹果让我品尝,并用当地胶东话豪爽地说:“咱们这里苹果用不着削皮,没农药残留,放心吃吧!”

  我接在手里,抹去表皮上一点似有若无的粉尘,发现鲜红的果皮闪着光泽,亮晶晶的,流溢着生命的液汁,其间还透着一缕缕绛红色拉丝,美丽极了。再细一看,整个苹果,上下左右前后,通体红艳,煞是美观,不像我在家买的苹果大都上半拉红下半拉青。

  主人听我说后笑了,领着我弯腰朝苹果园深处走去。我发现每棵树下,一张挨一张地铺着银色塑料膜,把整棵树映照得仿佛打着灯光似的亮堂堂的。

  主人解释说,这是反光膜。天上阳光只能照到苹果上半拉,下半拉的采光就依靠这些反光膜了,就像现在年轻人拍婚纱照时摄影师手上拿的反光板,从下往上照着,给苹果下半部分一点阳光,让它慢慢上色。不然的话,苹果表面就半拉红半拉青。他们从前对果品外表注意不够,在向欧美、东南亚出口时,竞争不过有些国外苹果。

  可我以前却一直以为,苹果美丽的颜色是与生俱来,天然生成的,想不到是种植人精心培育的结果。

  主人领着我们慢慢朝山上走去,一边向我们介绍,为了给苹果美容,让果实上下左右前后都充分享受到阳光,在修剪果树时,事先要控制好主干数量,树冠分若干层次,注意果实通风采光。等小苹果长到一定时候,要及时剪去冗果和影响采光的叶片。然后还要及时转果,苹果不像向日葵,能自动跟着太阳转。它需要人工帮助,把背阴的果面转过来朝向太阳,使苹果全方位多侧面承受阳光的照耀。听着主人介绍,我想,全园成千上万斤苹果,仅这上色一项,倾注着果农多少辛劳和汗水!

  这里的苹果不但外表美观,品尝后,发现皮薄肉脆,汁水丰富,像从前国光苹果似的甜中带酸,但比国光甜,比国光脆,还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又爽口,又解渴。

  没想来到山顶,主人从树上掐下个苹果又让我尝。我说刚才已经尝过了。他嘿嘿笑着说你尝尝吧,尝过就知道了。我用手抹了两把果皮,一口咬下去。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真的不一样。山上的苹果竟比山下的明显甜度要高,肉更松脆,味道更加醇厚。我好生奇怪,同一座苹果园,味道不一样,莫不是品种不同?

  主人笑了,说:“同一个品种,土壤也没什么不同,主要是山上山下海拔不一样。苹果喜欢阳光。这里海拔300多米,比山下高多了,日照时间长,阳光比山下好,品质自然也更好些!”

  原来,苹果是一种热爱阳光的水果。

  苹果从每年春天开花,到十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是在水果中生长期最长的,比与它差不多同时开花的桃李,生长期要长出一倍。不过苹果的储藏期,在鲜果中也是最长的。头年采摘下来的苹果,能一直储藏到第二年新苹果下来,甚至更长。在水果店货架上,鲜桃李子荔枝橘子等时新鲜果,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苹果一年四季牢牢地占据着货架不下来,让大家天天都能品尝到新鲜苹果。

  站在山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仿佛铺展着红艳艳灿烂朝霞。听主人说,观水近年来苹果年产将近四亿斤。如果一斤苹果平均按三个计算,全国13亿人差不多每人能分上一个。我说:我每年吃的苹果里,或许就有你们观水的一个苹果。

  主人自豪地点点头:差不多吧!

  苹果目前已成了大多数老百姓离不了的当家水果,因为价格适中,不像车离子那样昂贵,一个大苹果只有一个小小的车离子的价钱,寻常百姓都买得起,是真正走进中国人千家万户的水果。苹果还由于品性平和,既不寒,也不热,属于中性水果,无论体寒还是体热的人都可以放心享用。不像荔枝桂圆等性热的水果,体热的人不能多吃;也不同于柿子等性寒水果,体寒的人不宜享用。苹果的适应人群在水果中最为广泛。即便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它含糖较低,不到香蕉三分之一而又富含维生素C,医生推荐每天下午可以吃半个苹果,用来摄取病人肌体所需的维生素。苹果还由于含有抗氧化剂,有预防肺癌的功能,故有西谚云:每日一苹果,病痛远离我。

  告别时,主人送了一小袋苹果,说过几年这里的果园将铺设轨道,行驶车辆,授粉、修剪、施肥、浇灌、采摘等栽培技术将实现机械化,欢迎大家再来!

  从山上下来,手里拎着的采摘袋,份量渐渐重起来,仿佛除了苹果,还带回去许多关于苹果的记忆。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2 走近中国苹果第一镇 2013-01-11 2789424 2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