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天下·看时事

日欲围绕中国搞“突破外交”

外界舆论认为日本“投机外交”难以奏效

  新年伊始,日本安倍内阁展开一系列出访活动,以推行“突破外交”。

  1月2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率团访问缅甸;1月4日,首相特使、前财务相额贺福志郎访问韩国;1月7日,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河相周夫作为特使出访美国;而从1月9日起,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可能开始上任后首次出访,计划访问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等东盟国家;与此同时,今年2月,安倍将派前首相森喜朗作为他的特使出访俄罗斯,与俄总统普京会面并转交信件,讨论访俄事宜。

  日本舆论认为,日本特使的这一圈出行,大多围绕中国展开,安倍内阁正欲“围绕”中国搞突破外交。

  不过,对于“以包围策略强化对华施压”的算计能否奏效,舆论并不看好。《富士产经周刊》评论称,日本需要在对华关系中平衡利益得失,“不要将自己逼入没有选择的死角”。美国《大西洋》月刊评论:可能用不了多久,日本就会失去领导反华“矩阵”的能力。

  副首相访缅

  欲加强战略性外交关系

  日本新任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金融担当大臣麻生太郎1月2日起访问缅甸,这是麻生上任后的第一次出访。麻生与缅甸总统吴登盛、财政和税收部长吴温辛等分别举行了会谈,他还参观了仰光近郊的迪洛瓦经济特区,与当地企业和日系企业交换看法。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麻生此访的目的除了推进日缅经济关系,为日本企业进入缅甸提供支持外,还意在加强同缅甸的“战略性外交关系”。

  麻生在与吴登盛3日举行的会谈中转达安倍政府将积极支持缅甸经济发展的想法。

  访问期间,麻生代表日本送出了分量十足的“礼物”,比如免除缅甸到今年1月底之前拖欠的约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0亿元)债务,并承诺在3月底之前提供500亿日元的贷款等。麻生将缅甸作为上任后的首个访问国,并且代表日本给予了如此大手笔的经济支持,自然引起了外界对日本新内阁经济外交的关注。

  日媒认为,中缅之间有传统联系,对缅甸开展外交攻势,可直接牵制中国。而且,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也是缅甸,日本步其后尘,具有象征意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马俊威认为,这是安倍内阁开展的多边外交的一部分,即用“经济援助”拉拢缅甸,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对缅资金援助国争夺主导权,同时希望借助东南亚经济圈推动日本经济发展,进而牵制中国。

  特使访韩国

  呼吁重新构筑日韩关系

  1月4日,首相特使、前财务相额贺福志郎访问韩国,在首尔与韩国当选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

  日韩虽然与日中之间一样存在领土和历史争议,但在朝鲜核问题等问题上有着较多共同利益。额贺向朴槿惠转交安倍的亲笔信。朴槿惠说:“随着两国新政府上任,我希望双方在不同领域努力构建信赖和密切的友好关系。”

  朴槿惠的发言人赵允旋说,朴槿惠说两国政府“应当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寻求和解与合作。为此,她强调韩日建立持久信任的重要性”。

  额贺告诉朴槿惠,安倍把韩国视为“日本非常重要的邻邦”,呼吁“有共同价值观”的两国面向未来重新构筑双边关系。当天上午从东京羽田机场启程前,额贺告诉媒体记者,安倍主张“为了东亚的稳定,有必要巩固日韩关系”,他将向朴槿惠传递这一信息。“我愿意充当桥梁,使今年成为两国关系不错的一年。”

  外相访东盟

  要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最早可能于9日起开始上任后首次出访,计划访问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等东盟国家。日媒称,岸田此行意在制衡在东海和南海活动频繁的中国,加强同东盟各国的合作关系。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日本要和这些国家加强联合,从而达到牵制“海洋行动活跃的中国”的目的。时事通讯社称,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有领土争端,日菲要重新确认遵守海上国际法的重要性。文莱则是今年东盟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去年在柬埔寨召开东盟峰会后,最后连共同声明都没有发表。鉴于这个教训,日本这次提早和文莱进行沟通。《产经新闻》6日称,“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关系的举动将引燃中国的危机感。”

  专家媒体称

  日“投机外交”难奏效

  从韩国到缅甸,从菲律宾到文莱,从新加坡到俄罗斯,日本围绕中国外围展开了明显带有围堵、遏制中国的所谓“突破外交”。

  然而,外界舆论和许多学者认为,安倍“突破外交”带有强烈的投机色彩,这个算计难以奏效。

  韩国汉阳大学日本学国际比较研究所所长李康民表示,此次日本派出特使访问韩国,表达了日本新政府希望与韩国新政府改善关系的意愿,释放了十分积极的信号。李康民认为,预计朴槿惠对日本的基本外交政策是维持友好关系,开展经济合作,但在历史问题和领土纷争等问题上,不会做出让步。

  有分析认为,安倍当选后的一系列外交行动显示,其与邻国开展的现实主义外交有明显的投机成分。一方面,他在慰安妇、竹岛(韩国称独岛)和向钓鱼岛“派驻公务人员”等问题上,不再坚持竞选时的强硬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多次表示力争允许行使现行宪法解释所禁止的集体自卫权,以此作为强化日美同盟的“王牌”。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朱建荣认为,安倍再次就任首相后,国内重点抓经济、争取赢得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外交上最在意的实际上是对华关系。毕竟中国的崛起对日本影响最大,新内阁又必须面对绕不过去的领土争端问题。这次派特使去韩国,1月底预定访美,都有先稳定或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然后决定对华政策底线的意图。其目的究竟是准备与韩国、中国等亚洲邻国都修复关系,还是想要稳住第三方并拉住美国,然后来集中对付中国?这还有待观察。如果是后者,恐怕很难达到目的。

  “安倍必须对中国谨慎从事,遏制其民族主义本能,将旧日幽灵锁在自民党的地窖里。”英国《经济学家》5日对安倍提出如此建议。日本《每日新闻》则称,在经过去年连续和周边国家因岛屿主权问题而关系恶化之后,日本国内政治舆论中出现了一些日本应与中国等亚洲近邻“进行外交渠道上的充分疏通”的声音。《富士产经周刊》评论称,日本需要在对华关系中平衡利益得失,“不要将自己逼入没有选择的死角”。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8 日欲围绕中国搞“突破外交” 2013-01-08 2866261 2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