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走读

菇民戏:且唱且留住

  实习生 程圆霏

  说起我的家乡,为人所知的是“畲族山歌之乡”,但未知畲乡景宁还有个剧种“菇民戏”。

  菇民戏的演员本身就是菇民,他们一边生产,一边在空闲时演唱、表演,丰富了深山寂静的生活。菇民戏又称“英川乱弹”,起源于明朝,菇民在婺剧词曲的基础上,吸取赣南乱弹唱腔的特点传唱开来。

  深山中,菇民有很多语言上的避讳,他们不说不吉利的字眼,比如受伤叫“挂彩”,死了叫“老了”,鬼叫“崇”等,他们不交流种菇的方法以防技艺外露,于是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形成了只有菇民之间才能明白的语言。菇民用这种语言交流,用这种语言哼唱他们自创的菇山歌。

  50岁的吴成主和他妻子吴小珠是景宁县英川镇的村民,也是菇民戏的传承人。“我从十九岁时候就跟着师傅学演菇民戏,那时一个戏班子,别提有多热闹。很多村民都很爱看,一个村接着一个村地去表演。”吴成主翻着以前的照片说。

  吴成主说:“菇民戏的唱法很难,有几十种唱腔,而且学菇民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通常要学几年才能学到位。”所以现在很少有人再愿意去学菇民戏,一是因为耗时长、唱法难,二是因为现在菇民戏不受重视,学徒也没有经济补贴。久而久之,学菇民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其实,吴成主和吴小珠夫妇担心更多的不是资金,而是菇民戏后备人才培养的缺乏。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那时候天天早上起来练嗓子,每天都压腿劈叉,就是为了给村民们展示一台好戏。”吴小珠在旁边补充道,“而且菇民戏的剧本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教大家如何做人,先苦后甜。还有很多村民被我们的戏剧感动得掉眼泪。”可见当时菇民戏是多受人欢迎。

  如今,这一个老戏班子,有的老人已经过世,有的老人也唱不出演不动了。“只要有人愿意看,我就愿意演,我要一直演唱到老。”吴成主说,比起木偶戏,菇民戏的演出更为复杂,前台后台相加至少要十多个人参加演出,戏剧的角色也是生旦净末丑样样齐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成主和吴小珠夫妇还经常跟随师傅到江西、福建等地的庙会上去演出,今天,夫妇俩一年都难得开几场戏。

  不过,吴成主已经看到了希望——菇民戏已是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一,龙泉文化部门也将菇乡菇民戏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龙南乡下田村,村民创办菇民戏班,收集唱词,请民间老艺人执教,使中断多年的菇乡花鼓戏重返舞台。剧团配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设备,编排了“抬轿舞”、“状元游街”、“大花鼓”、“翠花亭”、“补缸”、“卖花线”等民间传统折子戏。

  作为上有师承渊源,下能带徒传艺的民间艺人,吴成主感觉到责任重大。“已经有百多年历史的菇民戏,希望可以一直流传下去。”他说。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1 菇民戏:且唱且留住 2013-01-08 2837852 2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