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时隔27年,下山移民致富后的鄞州张家山村农民,集资百万修整进山路——

一个小村的2013之梦

  双手背在身后,人微微前倾。尽管下山已近30年,57岁的张江夫,依旧习惯以这种大山农民独有的姿势行路。

  走在通向宁波鄞州区瞻岐乡张家山村的山路上,张江夫不自觉哼起了小曲。脚下那条曾困扰张家山发展、迫使他们下山移民的陡峻山路,如今已铺上厚厚一层砂石,足够身躯庞大的卡车通行。

  山路的尽头,是荒芜了近30年的张家山村,颇有世外桃源的模样。一个空村旧址,一条崭新的山路,一群不像山民的农民,构成了外界不能理解的组合,也诞生了美丽乡村周刊本期封面故事。

  下山移民致了富的张家山村民,缘何要集资百万重修返山路?下山上山之间,这群别离故土的山民,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又怀揣着怎样的梦想?

离去:走出大山,拥有更好生活

  18岁之前,张盛国从未离开过大山,每天只管辛勤劳作,就像当时许多中国农民一样。

  张盛国一家有五个兄弟,劳动力多,同样吃饭的嘴也多:“垦荒、种树、修梯田,七八口人靠着一亩三分田,还有成片的毛竹、山林过活。”

  靠山吃山,是中国大山农民不变的生存法则,可大山也阻挡了效益的最大化。

  张家山村坐落于鄞州最东面、海拔500多米的山岙里,距山脚下的乡镇、村庄有2.5公里山路,其中往瞻岐方向的山路,是出村的主干道,又陡又长,来回需三四个小时。山外的生活所需进不了山,山里的特产出不去,几十年来小村变化不大。

  而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大地上,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率先富裕的山区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日子。

  “窝在大山里,如何发家致富?我们要下山,要创业!”致富的诱惑积攒成满满的梦想动力,时刻敲打着山村里每一颗朴素的心。张家山人最终踏上下山路。1985年,当时的瞻岐乡政府统一规划,匀出西南茶亭畈几个村落的部分土地,给了张家村人新的住所,也给了他们一片全新的天地。那年7月,第一间下山移民民房建起,到1988年,380位村民全部搬下山。

  那个年代,下山移民全国也不多见。仅几百人口的张家山村被最原始的动力赶上了“前线”。比他们早一年,我省青田县山口镇一部分居住在高山上的群众也自发沿江、沿路下山投亲靠友,他们作为最早的案例被载入史册。

  多年后,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全省各地的高山农民才在政府主导下,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大规模下山移民。而张家山村的这段“英雄伟迹”,早被掩盖在滚滚潮流中。

  告别故土,张家山人告别的是一种他们得心应手的生活,一切得从零开始。徘徊两年后,长了些见识的张盛国,真正看清外面的世界:“机会遍地,关键要看准、抓牢。”

  张盛国选择考驾照,掌握一门技艺,他的五个兄弟也抓住了各自的契机,有的当兵,有的继续念大学。考出驾照后,张盛国在镇上袜厂找到了开货车的工作,把生产的袜子送到石家庄、沈阳等全国各地,由此慢慢积累了下山后的第一笔财富,建起了漂亮的洋楼。

  和张盛国一样,下了山的张家山人,逐渐适应山下的生活,并用他们的智慧勤劳,实现了再创业。据统计,去年张家山人的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重生:不变的山村,变化的目光

  张家山农民下山的日子,就像全国的工资基准线一样,一点点上浮,而不知不觉攒起来的,还有他们望向世界、回望家园的目光。

  尤其是近年来,之江大地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高山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新天地。这些发生在张家山人周围的改变,挑动着他们深藏于心底的乡情,也让他们重新审视曾经的家园。

  “村民的土地、4500亩的山林、400亩的茶叶都还落在山上呢,带不下来,可惜了!”84岁的张加和是张家山村仍盘踞山上时的最后一任书记,如今他眼睛昏花了,耳朵不好使了,可仍惦念着山上丰厚的资产,“如今回想起来,高山并非一无是处。”

  刚过60岁的周桂芳,则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整体搬迁下山后,周桂芳选择重拾课本,考了医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知识”与“山林”的碰撞,在他身上剧烈地激荡着,一刻不曾停歇。这不,听说我们要来采访,年过花甲的他,戴着老花眼镜,连夜手写了一份资料,交到我们手上。

  接过他厚重的心声,首先跳入眼帘的是那卷首语:“大山可以变为金窝、银窝……”

  “就拿竹林、山林来说吧,现在只要是绿色农产品,价格都不低,如果一家有7亩竹林地,过段时间春笋不断长出,按往年的价格一块五到两块半左右一斤,利润大概有两万来块左右。”周桂芳的话匣子打开了,他算了笔经济账,如今,毛竹本身的价钱也比当年贵多了,山上还有高山茶叶,品质肯定不比高价茶叶差,只要农产品能运得出来,村民口袋就能再鼓一点。

  说到兴奋处,周桂芳执意带我们到山上瞧一瞧。张家山的清淡空气就这么毫无准备地扑面而来了,道路两边树木繁茂,废弃的张家山村躺在一个状如燕子窝的大坪上,三面被山包围,一面朝向海洋,冬暖夏凉。我不觉想起诗情画意的诗人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恰是现在的张家山人引以为傲的又一种资本。

  “我们村民生活富裕,常出去旅游,许多人从台湾阿里山回来后,就觉得老家的环境不比那儿差,不但是最好的生态居住地,还能搞旅游开发,休闲养老。”周桂芳说道。

  “别以为我们小村就只能卖卖产品、卖卖环境,我们还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周桂芳边领路,边略带神秘地说。不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了他所说的小村“杀手锏”:古建筑群。

  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岙里,周桂芳指着一处破旧的古建筑说,这是明代的建筑,他们这族人明代中叶从慈溪洪塘张家岙迁徒过来的,至少有400年的历史,其间的故事也许能代表着那个历史时代寻求“居高临下”的诉求与野心。而另一边的“摩天岭”古道,也能开发做为体育赛道、休闲步道……

  静静的大山深处,听着一位逃离大山的普通农民的宏大规划,我有些感动、有些憧憬。不变的小山村,变化的目光,那山、那人、那村又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归来:重拾山间资源,梦想再度开花

  张家山人一切的蓝图,终要落地为“回家的心愿”。而那回归的大山的愿望,就像米缸里的一只米虫,慢慢吃饱喝足,直到小小的米缸再也容纳不下它。

  要回去,遇到的还是三十年前的老问题:路。张江夫请来了专门的地质勘测队,一做预算,若按标准农村公路修建,报价3000万元,光设计费就要30万元。

  “其实,早几年,乡镇里已规划过张家山周边的盘山公路,可那是远景规划,投资大,而且我们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就想着先修一条便道。”张江夫说,镇里也特别支持,已经帮他们把修路要占用的邻村土地协调好,剩下就是资金的问题了。

  张家山人修路的迫切,就像他们当年匆匆下山一样。去年5月,在张家山新村的祠堂里,几百号村民七嘴八舌敲定了项目。你一千,我几百……短短一个月时间,小村最终集资到了128万元的巨额修路款,令所有人惊讶万分,也激情万分。

  说干就干。为了省钱,张江夫能自己干的活,都自己干了。他跟着勘测队、施工队,一边测量最近的线路,一边让推土机跟在后面推土,几乎每天,都有不少村民自发前来帮工。到了9月20日,一条3888米长的宽阔盘山砂石路,通到了张家山山顶废弃已久的礼堂。新路落成典礼那天,约有80%的下山村民,集结成群,浩浩荡荡涌向山头庆贺。

  急着修路,不只是张家山人情感上的冲动。张江夫一直在带领村民为回山做着扎实的铺垫。

  在张家山上,我们看到前年种下的100亩美国山核桃,喜滋滋地生长着。预计6年后可采果产出。不过村里更看好的是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山核桃长成大树时,将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张江夫说,不光是这片美国山核桃,今后村里年年都要投入专项资金,加大山地补植造林,提高山林资源的附加值。明年村里就将计划再投10万元,营造百亩红豆杉林。

  更为长远的“五年规划”已经在小村领头人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安吉的美丽乡村是我们的样板和目标,他们也是重拾大山资源,富裕一方。”张江夫说,他们打算开发张家山村的旧址,做成一个古色古香的深山小村,用于发展休闲旅游业。

  最近,张江夫忙活开了,一边和村民们商议着,把宅基地收归集体,以便日后统一开发,一边想方设法推荐小村,招商引资。

  或许,如今的张家山村在外界看来,依旧平淡无奇。但行走于其中的我们,却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气,已在青山绿水间蔓延开来。那是张家山人心底惦念的故土,也是梦想再度开花的地方。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一个小村的2013之梦 2013-01-08 浙江日报2013-01-0800009;浙江日报2013-01-0800010;2836986;浙江日报2013-01-0800012 2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