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智造

纳新十年

  郑希均 项盈盈

  采访姚纳新,有点难。不是因为他难打交道,他和媒体有着良好的关系,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忙。十天前,找到他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和海邦人才基金,一位副秘书长说,姚总出差去了;前天,通过电话找他,他在上海忙活。而其时,上海街头正雨雪交加。

  姚纳新是谁,恐怕早已不是问题。现在,他是海邦人才基金创始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02年,姚纳新与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王健,在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立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聚光科技的宗旨是利用国际先进的光电测量分析技术如DLAS技术,为钢铁、冶金、焦化石化、电力、环保、制药、航空航天等行业用户提供高端光电测量分析仪器、系统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创业以来,聚光科技经历了业绩的高速增长。聚光科技系列产品推出后很快推广应用于钢铁、冶金、石化、焦化、环保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市场,在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高居全国前列,并远销到美国、英国和非洲等国家、地区,成为中国高端分析仪器市场的一支生力军。该产品作为红外光谱等传统气体分析仪的升级替代产品,其核心技术在国际上仅为极少数国家掌握和从事产业化开发。聚光科技除了很快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和浙江省科技计划,还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强榜” 。姚纳新入选首届“科技新浙商”。

  真是十年磨一剑,2012年,聚光科技在深圳上市。而姚纳新,已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姚纳新入选“2012影响中国 年度新经济人物”的获奖理由是这样的:

  责任企业,理应发挥光合作用。当普通人仅仅以蓝天与阴霾作为衡量环境问题的简易标尺,聚光科技首席执行官姚纳新却试图用更为精准的方式,测试我们周遭的大气、水和土壤。聚光科技是中国最大的环境测试设备提供商,在增长模式转型尚未完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姚纳新瞄准机会,嗅觉敏锐地进入环保这一蓬勃生长的领域。作为一名国内创业成功的“海归”,他还创办了海邦人才基金,累计投资3亿元人民币,资助越来越多的“海归”在中国创业。

  采访姚纳新,感觉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思维敏捷,行事果断,善于言谈,自信。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就应该去做我最喜欢做的事。

  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姚纳新曾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读博士课程,读了3年,眼看一功将成,他却作出了令导师惊讶的抉择:放弃博士学位。“既然不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那我就应该去做我最喜欢做的事。”他所说的最喜欢的事,就是今天的聚光科技。“当初回国创办公司时,想的是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他说。

  姚纳新曾表示,一直期望聚光做中国高端分析检测仪器的最强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的西门子”,成为中国业内的NO.1。现在,他做到了。“现在仅研发人员,我们3年内就从200多人增加到了四五百人。” 姚纳新介绍说,聚光科技2011年刚刚收购了北京的一家分析仪器类公司,2012年,更把收购的触角伸到了荷兰,“我们需要在高端分析领域,有更多拓展。”

  确实,拓展、创新,是一条主线,贯穿着姚纳新的十年创业道路:

  企业“新”。创办企业仅10年,荣誉无数,比如科技部火炬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聚光科技研制成功的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为国内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聚光科技甚至荣登《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而姚纳新个人的荣誉单更长。

  理念“新”。姚纳新说,做事创业,最要紧的是要有“vision”(眼光,视野)。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拥有国际视野是第一要紧的,眼界高,目标才会大,规划才能大气;做事要学会“站在山顶看问题”。其次才是具体的操作模式。而聚光科技的“vision”可谓不小——做“中国的西门子”。说这句话,是3年前。3年后,果然。目前在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在线分析领域,聚光占有70%的份额;在环保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分析领域,聚光也是国内最大的供应商,占有25%左右的市场份额。

  一个细节可见姚纳新理念之新:聚光科技现在已将10%收入用于研发。这个比例,大大高于世界上很多高科技企业

  生活态度“新”。

  聚光科技大楼的天井,是层层叠起的假山,长廊凉亭,流水潺潺,典型的中国园林式花园。虽然欣赏中式风格的建筑,但是姚纳新本人却是西式而阳光:整洁的T恤便裤,细碎的短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竖着,阳光健康的身材,眼睛里透着一股英气。

  姚纳新会在紧凑的航程间偷闲看热门小说,听流行音乐,这叫快悦读、快悦听。在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居然还有他开设的一家叫做城市之光Buddhacafé的咖啡店。

  ……

  采访临近结束,问他,眼下正在忙什么。他说了三条:聚光是上市公司,年报要不要忙?作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要不要筹办年终聚会,为这些人才们好好服务服务?浙江空前重视人才,海邦人才基金目前已有5亿元资金,要不要为浙江的引才、引项目多作贡献?

  这就是姚纳新。


浙江日报 智造 00024 纳新十年 2013-01-08 2864050 2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