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奇

好一个美丽的太空梦

  本报记者 李月红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2年度十大太空时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焦维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和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三位专家,请他们为读者解读,这一年人类在太空的迈步有多远,以及我们的智慧是怎样推动着梦想前进。

  去年,出发。今年,着陆。“好奇”号火星车的每一步,都是人类太空梦的一大步。今年的“第一时刻”,依然是“好奇”号。以天空起重机的创新模式着陆,是焦维新最为关注的地方,“这是一个大胆且危险的设计, 但着陆点会更精准,也比较适合较重的探测器着陆。”

  以前的火星车着陆器都没有安装可提取岩石内部样本的工具,“好奇”号则改变这一状况——它可以利用机械臂末端的钻头钻入岩石内部取样。而它所携带的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还能在火星上首次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样本。

  十大太空时刻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科学家小组发现了系外行星,它距离地球仅4光年多一些,大小成分和地球相似。而在距离地球约14亿公里的地方,探测器发现土星的冰冻卫星——土卫二的冰层下方可能拥有一个全球性的巨大海洋。

  “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方,就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王思潮说,土卫二引发了一种新的想象:只要给它足够长的时间,很有可能成为孕育生命的良好温床。而在半人马座α星发现的系外行星,则大大缩短了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探测距离。

  向生命好奇,向太空探索,是展望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走向,亦是丰盈我们当下的生活。

  十大太空时刻中,月球和泰坦尼克号沉没正属于后者。2012年,既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也是鲜为人知的月球最近“近地点”100周年,科学家综合多项巧合发现, 那一天,月球对海洋潮汐的引力影响比平时至少增强了74%!不过,在泰坦尼克号事件上,林清、王思潮坚持了科学家的理性做派:关键还是看船长的技术!

  仔细分析,今年的十大太空时刻刷新了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格局。

  美国宇航局免费得到两架新的哈勃望远镜——这样的消息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奋。它将执行什么任务?林清认为,今年有两个事件可以作为“哈勃去向”的一种预兆:航天飞机时代落幕;作为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由欧美联合研制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受经费所限,发射计划再度搁浅。“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哈勃望远镜重返太空,也很难。”

  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止,把所拥有的人类科学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是正确的选择。焦维新表示,人类有理由期待在太空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正如我国所倡导的:合作、共赢,是人类发展的巨大力量和方向。

  “精彩时刻,最不应错过的是神九天宫的手控交会对接。”焦维新说,“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首次实现载人手动交会对接,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技术的国家,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写信给美国航空航天局官员恩斯特·施图林格:“当下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在回信中称,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结尾,他引用了一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这是人类孜孜不倦进行太空探索的终极意义,也是我们对下一年、以后更多年的太空期待。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3 好一个美丽的太空梦 2012-12-12 2833822 2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