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伟 叶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汪伟 叶健
“大白菜卖难”“苹果滞销”“脐橙难觅客商”……近期,部分地区经济作物的滞销再次引发关注。然而,整个农产品市场却依然涨势不减。据商务部监测,上周(11月26日至12月2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5.8%。
农产品频亮“红灯”凸显产销脱节,同时拷问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
在辽宁省沈阳市爱工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刘女士说:“你说有滞销,新闻上也听说了,但这市场的菜一点没便宜。买一次菜就得20多元,要再买点水果就得超50元。”记者看到,刘女士买的黄瓜、茄子、辣椒、芸豆、橘子和香蕉,一共花去了近60元。
记者调研发现,农产品市场之所以频繁出现滞销和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产销脱节。此外,由于农作物受自然因素影响,必然导致阶段性过剩与短缺。
“农民就知道把地种好,至于什么菜好卖,全靠经验。”家住辽宁省新民市张家屯乡土岗子村34岁的农民崔振宇说。事实上,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农户,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掌控瞬息万变的农产品市场。
除信息不畅外,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与市场对接,也造成了农产品销难。一些农民说,别人都种胡萝卜,如果偏偏我种黄瓜,没有规模,黄瓜成熟了根本没有人来收,那样就更让人犯愁了。
对于解决方法,沈阳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认为,如果拥有冷库等仓储设施,农民完全可以在滞销时大量储存,在市场出现短缺时销售,就可以实现市场的均衡化供应。但是由于当前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资金、规模有限,最终只能是按照菜果的自然生长周期来销售农产品。
近日,农业部表示,将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培育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同时,订单农业覆盖面力争扩大到50%以上。
对此,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表示,龙头企业发展将成为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桥梁,有利于农民由被动接受指令转向主动决策。龙头企业在获取信息上有一定的优势,更能把握市场需求,从而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也将促使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此外,龙头企业发展还将起到协调市场供应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