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龟兹美壁画 古韵到浙江

  本报杭州12月5日讯

  通讯员 毛晨怡 记者 王婷

  今天,“五彩东方·龟兹古韵——新疆龟兹石窟壁画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阿克苏地区行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展览共展出新疆龟兹研究院老中青三代画家,以及国内艺术前辈和新生代画家们20多年来对龟兹壁画临摹而成的80幅作品。

  地处中亚腹地,扼古代东西交通要冲的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形成了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的交融荟萃。

  龟兹石窟是分布在古龟兹地区大小二十余石窟的总称,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阿艾石窟等,目前所遗存洞窟约700余个,保存壁画近10000平方米,为消失的文明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见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龟兹石窟更是被喻为中西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体现了3世纪至13世纪中、西亚绘画艺术的高峰。

  龟兹地区石窟艺术的成就,集中反映在瑰丽多彩的壁画上。壁画题材包括诸菩萨、众弟子,本生、佛传故事,以及伎乐、飞天、供养人等。重彩晕染,瑰丽明快。

  多元文化并存,无论从文化人类学、美术学还是历史学角度,审视龟兹壁画艺术都具有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同性、相通性、交流性和融合性,其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保证了艺术趋于成熟和精深。现存龟兹石窟的每一个历史遗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丝绸之路历史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走进美术馆展厅,一幅幅华美的壁画临摹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新疆龟兹研究院副院长张国领介绍说:“这些作品都是画家们在石窟里临摹的,皆是1:1的原貌呈现,一幅壁画通常要花去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些精美壁画,曾对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和佛教文化的东渐传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12日。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龟兹美壁画 古韵到浙江 2012-12-06 2825207 2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