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奇

食品安全,标准先行

  钟凯

  标准,是老百姓饮食生活的一道安全门。但你知道食品安全标准是怎么来的吗?

  是否需要制定标准,主要有四个前提:第一,膳食暴露量达到一定水平——如果这个东西我们都不吃,也从来没见,定标准就没有意义;第二,食品污染源于自然状态,而非人为或事故;第三,生产经营行为符合规范要求;第四,兼顾实施能力,合理可行。

  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是这样的,首先在顶层有制定原则、风险评估方法、食品分类、名词术语,接下来还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添加剂规格等,每一类里又包括很多具体标准。《食品安全法》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标准是底线,任何人不能突破这个底线,而在此前提下,企业自定的标准可以严于国家标准。

  一旦超标,会不会造成健康损害?比如花生里有某一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我们每天吃二两,吃若干年,得癌症的概率到底有多大,这就需要风险评估。当然,科学评估针对人群,而不是个人。

  比如食品添加剂,用最敏感的动物做实验,找到不对其健康造成损害的剂量,然后降低10倍推导到人,再降低10倍作为个体差异,得到的就是全球公认的ADI值(每日人体每千克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一生种每天吃这个量都不会有危险。再考虑到上述100倍保险系数,超标和对健康造成损害实际仍有很大距离。最令人焦虑的是,科学家评估出的风险水平与公众感知存在巨大差异,弥合这个鸿沟,要靠媒体将科学的声音传播给公众。

  目前认为,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组织体系、标准架构、科学基础等方面是求同的。那么“存异”的又是什么?主要是标准数量、标准数值和是否强制。比如我们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而国际标准是推荐性的,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的问题。事实上,标准就是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风险评估基于科学,它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人群;而风险管理基于评估,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于是,差异就出现了。而标准的背后,往往是国与国之间食品贸易的角力。因此,我们看待食品安全不能一味向国际标准看齐,而是要回归科学、强调风险评估、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书,书名叫《丛林》,描写的是芝加哥百年前的屠宰厂,里面不少场景与我们的现状颇为相似。食品安全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产生的,也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逐步解决。但食品安全问题永远不会消失,解决掉这个问题以后又会面临新的问题,比如现在是小、散、乱,将来还会有规模化的问题。

  但也无需悲观,科学界会认真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为老百姓的健康护航;此外,政府要忠实履行监管职责,企业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而媒体要行使好监督权。那么公众应该做什么?不妨学一点基本食品安全知识,学会用钞票“投票”,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简单地说,我的食品安全观就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平衡膳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是王道。

  (作者供职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本报记者李月红根据由浙江省科协和科学松鼠会主办的“科学传播训练营”演讲录音整理)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3 食品安全,标准先行 2012-12-06 2825752 2 2012年1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