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前程

一个大学生团队,23人有80%进入“世界五百强”

名企精英怎样练就

  叶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春英老师的电脑桌面上有一张照片,照片里有23张年轻而明媚的笑脸,这是刘老师2007年带领团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时,为他的爱徒们拍的合照,现在这23人中80%供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中1人在谷歌,2人进入微软,5人进入百度。

  这些进入名企的精英是怎样练就的呢?

学科竞赛增加求职砝码

  刘春英老师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精英ACM程序设计竞赛的“金牌教练”,他现在每周有一节《ACM程序设计》选修课,选修的学生很多,他从中挑选发掘编程设计的“好苗子”。“有人担心,参加编程设计会影响学业,而事实上,参加这类设计竞赛的团队成员,一般都拿奖学金,且动手能力和自制力强;参加设计比赛获得大奖,还为就业增加了砝码,这些奖励证书几乎成了就业通行证。”刘春英说。今年刚刚毕业的胡浩,两次进入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这样的经历让他成了职场上的香饽饽,还在读大三时,他就收到了来自阿里巴巴、百度、新浪、腾讯等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以竞赛带动创新,是杭电正在探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鼓励大学生参与权威科技赛事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杭电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启用近千万元资金打造“精英教师团队”,设置上万元竞赛奖金,配备了顶尖电子仪器设备,与数十家上市公司合作,营造了浓厚的科技竞赛氛围,使一大批好苗子得以涌现。

  目前,杭电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包括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挑战杯”赛、机器人竞赛等在内的国家级学科竞赛就有16项,同时学校在全校范围开设与竞赛配套的任选课,形成了“一院一赛”(一个专业学院承担一项品牌科技赛事)的大格局。在一些工科类专业,超过一半的学生参加比赛,学校每年10%以上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重要赛事,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95个。学科竞赛已经成为该校校园内影响力最大、忠诚度最高的第二课堂。

课程改革助力优质就业

  一个大四毕业生离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距离有多远,在电子信息学院学生俞栋和他的队友们看来,这个距离只在咫尺之间。当其他大四学生在忙着找工作的时候,这个由10位同学组成的小团队正每天窝在实验室,为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着准备。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自信和底气,因为他们早已经获得GE、西门子、飞利浦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而他们所有幸运的起点,就在小小的实验室里。

  近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行教育改革,开始试点小班化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像这样的试点课程现在已有50多门。

  为配合这样的教学改革,学校又提出“开放性”管理模式,即实验室的大门随时向学生打开,本科生也能像研究生一样自由使用仪器材料,并可以得到教师、工程师、技师“三师”的指导。每年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工程训练、科研项目和竞赛模拟的本科生有500余名。其效果是,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一批高级别奖励,大量成果在横向课题中转化为社会效益。

  同时,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创新学分奖励办法》,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或进行自主科研的热情高涨。2010年,学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全国银奖,2011年学校有57个学生科技项目获省“新苗人才计划”资助。

  2011年,学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全面实施“复合交叉、多元融合”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更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3+1”模式,该模式规定,各专业确定若干有一定规模并在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大学4年期间学生累计在合作企业参加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年。

  具有创新能力,贴近实践需求,团队合作能力强,这些就是名企青睐的素质。能进入名企的精英就是该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复合交叉、多元融合、强化能力、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机制练就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既是培养目标,也成了该校的特色,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据了解,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浙江省高校前列。


浙江日报 前程 00019 名企精英怎样练就 2012-11-20 浙江日报2012-11-2000007;浙江日报2012-11-2000010;浙江日报2012-11-2000012 2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