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文体

全省62所学校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非遗传承娃娃抓起

  本报海宁11月2日电

  记者 刘慧

  10年前的一天,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小学教师楼旭平站在萧山一个剧院的舞台上,手拿笛子,领着镇小的9位老师,用扬琴、二胡、琵琶、笙、箫、铃等一起演奏楼塔的民间乐曲——“细十番”,那时他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丝竹音乐的享受,更是一种乡音传承的责任。

  10年后的今天,已是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小学校长的楼旭平又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作为校园非遗传承的典型,与来自全省62所学校的代表相聚在海宁举行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学校之所以坚持深入挖掘细十番内涵,因为细十番是公元1377年为感激大禹治水有功,由文人雅士用多种丝竹乐器奏出的和谐之音。”楼旭平说,其中“望庄台”意在山河壮丽的和美,“一条枪”意在人民劳作的和美,“八板”意在人民欢庆的和美,可以说和美是细十番最根本的精神。10年来,在周大风、乔建中、王淼、楼正寿等非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学校同时用科研规范传承教学之路,研究撰写出浙江省规划课题《让琴声悠悠、令彩灯烁烁——楼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反哺的实践研究》,杭州市立项课题《以古镇非遗传承为载体,构建和美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等10多篇论文,获得了不少科研成绩,迄今已累计获得20多个国家及省市奖项。与此同时,该小学自2005年来,就把“细十番”的传承工作融入办学理念中,倡导“特色为重,育人为魂”的办学思想,开发使用《我爱篮球,我爱细十番》系列校本教材。每周安排一节课,由班主任负责上好系列校本教材,将民乐教学真正纳入学校教学体系,每星期三下午1点到4点左右,学校还分成古筝、琵琶等8个器乐大组,进行分场地分人员教学。

  海宁,是国家级非遗皮影戏和硖石灯彩的故乡。作为硖石灯彩和皮影戏的教学基地,1997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与硖石灯彩研究会开始合作开设灯彩制作班,2003年海宁市斜桥中心小学开设了以“皮影、腰鼓和剪纸”为主的每周一课时的乡土艺术校本课程,两所学校先后开设灯彩制作和皮影戏制作课程。与此同时,传承教学基地在聘请传承人担任教学顾问的基础上,每个基地都配备了2名以上的专职教师。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先后聘请省级传承人宋振华、胡金龙、王文权、孙杰都灯彩艺人作为学校的顾问老师;海宁市斜桥中心小学聘请了徐二男、王钱松、沈圣标(已故)等6名皮影戏艺人担任教学顾问;2010年起,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每年举办硖石灯彩、海宁皮影戏制作技艺传习班,为有意向建立传承教学基地的学校培训灯彩和皮影教师。如今,教师和学生参与制作的灯彩作品已经出口新西兰等地,在全国各大型传统工艺品大赛中屡获大奖。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坐落于永嘉县瓯北镇,依山而建,环境优美。学校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细纹刻纸,纳入到学校的课程当中,从4年级开始至初中,每班每周2节课,高中每班每周半天,并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卢发良为学校民间工艺教育项目专家顾问。学生的作品被温州市教育局选定为出访礼品,并出口到国外。

  苍南点色剪纸则在当地传统剪纸基础上,充分吸取了乐清细纹刻纸之长,融合了中国画和水彩画的用色特点,并利用水色透明和石色沉淀的对比效果,利用当地特产的明矾功效,创造性地发展出了独步全国剪纸行业的水点色新技法。苍南民族中学不仅创新开发了教材《怎样学会剪纸》,而且还带领学生走进田野、树林、农家小院,以身边的景和事作为创作题材,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老的非遗艺术来源于民间,新生于校园,只有当它重新扎根于民间的沃土,开枝散叶,传送清香,才意味着一个古老非遗传承艺术复兴时代的真正到来。


浙江日报 文体 00008 非遗传承娃娃抓起 2012-11-03 2783262 2 2012年11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