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人文世界·文艺评论

听作家们谈评奖

  本届“郁达夫文学奖”的评委阵容大多为国内著名作家。听这些作家们评点别的作家的作品是一件相当有意趣的事。比如,我们都想听听刘震云是怎么评点苏童的是吧?或者麦家是怎么看迟子建新作的?那就让我们读一下评点吧:

  刘醒龙:这届的短篇很有特色,读了几篇之后,身心愉悦,是读着有一种畅快感的小说。最先读的是苏童的短篇,我觉得苏童真的不愧是中国短篇大师,很平常的一部小说,但是这种经典的写作手法,在结尾让我很感动。他用两个鸽子代表黑纱飞到名医的窗台上,拣都拣不走这种引喻手法。我很喜欢这部小说。还有一篇是东君的《听洪素手弹琴》,无疑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写作者,1974年的,温州人。现代写这类小说的,基本都是江浙一带,他用细腻、极其浓郁的色彩讲聚、念、离,根据中国文房四宝写的四个小说,漂亮极了。这个小说写古琴师的弟子洪素手只有在他师傅屋里可以弹得好琴。整个文字、人物,包括小说结构都很精妙,也是我很欣赏的一篇。

  刘震云:单说短篇小说,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得好一些,像刚才说的苏童、叶兆言、毕飞宇、迟子建,但是读了他们的小说,也发现他们确实老了,写的不是70年代的事,就是60年代的事,甚至是更早他们童年的事。老人家年纪一大,就容易回忆过去的事。30岁回忆过去和50岁、80岁的回忆,肯定对同一件事、情感的出发点、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些人也都50来岁了,他们在追溯一些往事时想到的东西,确实跟他们二三十岁时不太一样,有些地方让我非常感动。苏童,是我一直特别欣赏的作家,欣赏的是他对世界的观察、对文学的观察、对苏童的观察,这三者之间的结合、关注这三者结合的点,跟别人非常不一样。他对男女关系的洞察、体味是中国作家里面最好的。在男女关系描写上,有两个作家写得非常好,一个是张爱玲,一个是苏童,他们都把男女关系的列车开到了另外一条岔道,而且走得都不近。我觉得作家分两类,一类是故事写得确实非常好、非常感人,人物也写得很好,语言形成一种风格,我觉得这个境界是容易达到的;但真正考察一个作家,是看这些情节、人物,包括细节背后的东西,特别是对生活、世界、文学和他自己之间结合的一种认知。

  麦家:

  我看这些小说,可以说90%以上的小说没有超出我的一种预期,都在我的预期之内。我先看中篇,当我看完5个中篇,都是那种生活原生态的东西,我就期待能不能给我一个马尔克斯的东西出来——小说一开始是一个天使降落人间,翅膀断掉了。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哪怕像《交叉小径的花园》这种别致的故事,也可以。哪怕你来一个卡佛的,我觉得也可以。就是说跟生活能不能够拉开距离?我整体觉得跟生活非常近,就是你看这些小说,你忽然发现你就回到了生活当中。我觉得小说应该是让我们暂时地忘掉生活,这么琐碎的、沉重的、冷冰的、硬梆梆的现实生活,我们在看小说的一瞬间,或者那么一两个小时,让我忘掉这个我不喜欢的,或者让我沉重的、压抑的现实。没有,我觉得看这些小说,你忽然觉得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现实远远比小说还要更让我不喜欢,就是它没有让我对现实保持欢喜,一点超现实的东西都没有。

  陈建功:

  就技巧和技术而言,很多成熟的老作家真是显出不凡之处。《香草营》写的一个所谓的大人物——小城市大人物梁医生的误读,断送了一个小人物卑微的梦想,写这么一个过程。写的是世所习见的故事,呈现的是人生的感悟和遗憾。这是一个成熟的、非常纯粹的短篇小说。如果我们更偏重于小说技巧而言,那肯定是要评苏童的。但是《听洪素手弹琴》也有特色,他是风雅细腻,写出了当下大俗行于世,大雅守于野的一个现实,写出一种诗意的难堪,高雅的落寞和他们最后的坚守。所以如果从这两篇中选一个大奖,我更推举东君的作品。苏童作为一种短篇小说技巧的表彰和推出,我觉得应该给他提名奖,比较适合。

  另外还有陈谦的《下楼》。最近开始写伤痕的那段历史开始多了起来,但是陈谦的《下楼》应该说是新伤痕文学的开创之作,她的作品非常深远和尖锐,写出一个人至死不渝的尊严,也写出了对一段历史绝不原谅、绝不回避的呼声。如果这个作品评上,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题材,或者重新翻起这个题材。有些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已经不知道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呼吁要重温那段历史。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是有深度的,有震撼力的。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文艺评论 00021 听作家们谈评奖 2012-11-02 2779890 2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