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财经·乐活人居

当下我的发展策略就是稳健

访省直同人集团董事长、省房协副会长冯建德

  本报记者 秦正长

  通讯员 肖华 马莎莎

  他是我省保障房建设领头羊企业的掌门人,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之下,他与他的团队正在如何谋划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对楼市的判断与新思路,对地产同行又有哪些新的启发呢?

  且看昨天本报记者在杭州保俶路的同人集团总部的专访。

当下我的发展策略就是稳健

访省直同人集团董事长、省房协副会长冯建德

  房地产就是制造业   不能奢望暴利

  冯建德首先谈到对房地产调控的认识。他说,房产商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与贡献者,但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调控,而要从全局的利益来看调控。房地产调控是正确的。中国房地产过热,有泡沫,在挤压实体经济;说白一点,很多企业不做实体经济,都搞房地产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威胁很大。

  作为一家房企老总,不能只从本行业、本企业的利益来看问题。企业是社会的一员,国家发展,企业才能发展。房产商前几年赚钱,那是因为国家给的政策和机遇,不是个人有多大本事;这就像每个人,必须要有平台你才能发挥。当然,房企也作出了很多贡献,但你不能过度强调贡献,有贡献那是因为国家给了你机遇。

  他说:“任何一个行业,暴利肯定是长久不了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房地产就是制造业,就是做产品,就像工厂里做电器。既然是制造业,就不能奢望高额利润。做企业要注重长期发展,员工才有归属感。作为房产商,我们也想回归正常的企业发展模式。”

  现在有时间放慢速度   仔细研究房产品

  调控对开发商是个考验,同时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好处,因为现在人们有时间来研究产品。“我原来到处谈生意,看项目,现在是放慢速度,到现场指导项目,放慢开发脚步和节奏,稳健发展。”

  在冯董眼里,前几年房地产暴利时代,大家赶时间卖房子,回收资金赚钱,不可能好好做产品,有的甚至粗制滥造;现在,房地产回归理性,有时间好好静下心来做产品。

  同人集团今年的口号就是“质量年”。冯董坦率地说:“人的思想跟着形势走。行情好房子卖得快,打造品质多是空话,利益在前,谁能不心动?环境改变人,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做不同的事情。暴利时代赶工,现在调整,人们有时间做质量。”

  企业能不能生存,最终靠质量取胜;企业能不能上去,关键看质量。质量和品牌是连在一起的,有质量才有品牌。

  保障房建设要求     有时候比商品房还高

  同人集团最初就是为了建设保障房而成立的,成立时间是1998年。现在同人集团已经建成交付保障房150万平方米,在建待建100万平方米。杭州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就是同人集团建设的。

  众所周知,保障房主要是解决民生问题,利润很低,同人集团为什么还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呢?

  冯董说,保障房利润低,但还是有利润的。作为国家公民,肩负社会责任,被社会认可,是人生最大的追求,造商品房和保障房都是为社会做贡献。

  同人集团并不因为保障房建设就粗制滥造,相反,保障房建设有时候要求比商品房还高。“社会上误认为保障房可以粗制滥造,其实不然;保障房的监督机制更严格。第一,有些在农民的地上建保障房,农民兄弟三天两头跑到工地监督检查;第二,保障房建设是政府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建设单位吃不了兜着走。而商品房建造时业主很难监督,造好了出了问题只能打官司。”

  据冯董分析,保障房和商品房不一样。商品房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但是保障房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是政府失职。现在政府重点推出大批保障房,肯定会关注质量品质。“所以我集团的质检部,每天轮流监督,发现质量问题马上整改,防患于未然。”

  现在的行情下      更愿意做保障房

  冯董说:“并不是做高档东西才有品牌,保障房也有品牌。我公司做了大量的保障房,很多人来取经。”

  同人集团就是保障房建设出身,现在这种房地产环境下,便愿意做保障房。第一,可以锻炼人才队伍。保障房建设规模大了以后,对同人集团队伍建设有极大的帮助。第二,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的商品房市场很残酷,行情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风险高,有些房企都把前几年的利润吐出来了。而保障房建设是有保障的,利润低但还是有一点,还能够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第三,职工队伍稳定。

  地产同行很羡慕冯董,常说“现在形势不好,企业缺资金,你还运转得很正常。”冯董是爽快之人,笑道:“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我胆子小;说得好听一点,是我稳健。所有开发商资金紧,都是自己惹的,谁也没强迫你前几年高价拿地啊?有地产大鳄心生抱怨,我倒认为,还不是你想做老大吗?你要对市场有个理性的判断啊。”

  “我的发展策略就是稳健,跟整个社会的发展一样。我希望同人集团大量介入保障房建设,眼下的行情,绝对稳健不会赚大钱,也不会亏。”

  谨防保障房建设    一哄而上

  采访中,冯董根据他对保障房建设经验,提出自己的担忧。

  从宏观层面来说,保障房是个好事情,保证“居者有其屋”,但是千万不能一哄而上。购买保障房是有条件的,不是谁都能住保障房;如果保障房供大于求,一旦放低了保障房门槛,极容易产生腐败问题。中国各地的居住状况不一样,各地保障房的需求到底要多少,需要有个详细的调查论证,根据需求来有计划地建设保障房;否则建多了,房子空着,是国有资产流失,也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中国很多问题往往是一哄而起。四万亿投资下去,钢铁厂一哄而上.,现在多少钢铁企业在亏损;橘子涨价,大家都种橘子,现在多少地方橘子就烂在地里。‘多了多了,少了少了’,一些地方到目前为止还没逃出这种农业经济的思维。”

  政府的思维和企业的思维肯定不一样的,保障房建设要实事求是,政府要分析到底需要多少保障房。


浙江日报 财经·乐活人居 00024 当下我的发展策略就是稳健 2012-11-02 浙江日报2012-11-0200023;2781603 2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