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理论视野

精神四韵:自强

——精神富有论之四

  (一)《周易》讲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横店,一个浙中小镇,既无山水之景观,也无交通之便利,但去年一年,接待游客近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4亿元。

  许多人或许想不到,在我国每年热播的影视剧中,有四分之一是在横店完成拍摄、取景和制作的。凭借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横店吸引了450家影视企业入驻,每天有几十部片子在横店同时拍摄。

  横店的成功,是浙江文化软实力的一个范本。连续6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几乎每年都跨上一个百亿元的“台阶”,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20%。文化产业正成为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一股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

  横店的成功,也体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浙江人乃至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这种精神深入人心,贯穿于整个浙江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成为后世不断进取的信念和精神支柱。

  (二)浙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实践样本。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有幅书斋联,其中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越王勾践发愤图强的精神品质就是浙江人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

  5万年前“建德人”的渔猎生活,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100多年前浙江儿女探索救国救民真理,30多年前浙江人开始搏击商海……在浙江人身上,自强不息永远是最鲜明的个性。

  扎根于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天斗、与地斗、与海斗,造就了浙江人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

  浙江从远古时代起,就很少受到大自然的眷顾,东临大海,沿海土地多为盐碱滩涂、沼泽洼地,内陆则以山地为主,鲜有可耕之田。《管子》中说,“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说的就是浙江先民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困苦的生活处境。

  《史记》有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千百年来,浙江人修建海塘、疏浚河道、改造沿海洼地和盐碱土壤,为发展农业、改造自然而锲而不舍、辛苦耕耘。

  自然界的一瞬间,却是人类的千百万年。如今,沧海变桑田,浙江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嘉誉的背后却是越民八千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

  适应着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谋生存、谋发展、谋变化,造就了浙江人励志图强的行为习惯。

  常人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垫脚石。生存环境的恶劣,农耕的困难,激发了浙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且成为浙江先民谋生的手段。浙江也因此有了中华商圣“陶朱公”,著名铸剑大师、冶金第一人“欧冶子”,有了声名远播的浙西商帮、宁波帮,以及集徽商浙商之大成的胡雪岩,有了今天的娃哈哈、阿里巴巴,等等。

  经过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讲钻研、讲实效、讲创新,培育了浙江人务实进取的精神品格。

  以思想界为例,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无论是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还是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明、开放,浙江思想界富有骨气、为国为民,不崇尚权威,不墨守成规,影响塑造了浙江人特有的进取精神。

  历经腥风血雨的民族振兴之路,求独立、求富强、求幸福,造就了浙江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钱王保境安民,纳土归宋;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岳飞、于谦精忠报国,清白一生;方孝孺、张苍水刚正不阿,以身殉国。浙江人的品行、气节和志向成为流动在中华民族沸腾血液中的活力因子。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近代以来,浙江大批仁人志士积极投身革命,成千上万的浙江人民以鲜血和生命铺就了新中国胜利之路。60多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儿女,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整顿经济秩序,恢复国民生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描绘着崭新的历史篇章。

  一条钱塘江,一部浙江史。浙江人的自强步伐犹如钱塘江的潮水,来自远古高山,不因山势变化而阻隔,不因时间推移而停顿,蜿蜒前行,自强不息,奔腾至今。

  (三)自强是浙江精神的重要内核。

  历史像大海,有时会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

  浙江是一个资源、资本“先天不足”的省份。据统计,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中央对浙江的投资总计77亿元,人均只有410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人均资源拥有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位居全国倒数第三。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先天不足”的省份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增长的奇迹。2011年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2%,超过全国10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居各省区首位。

  “浙江奇迹”的发生源于一种精神的力量——自强不息。

  这种自强精神体现在“无中生有”的“浙江现象”中。在“三缺”的困难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

  这种自强精神体现在“以小见大”的“浙江模式”中。浙江人坚信,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达到民享,实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小城市大经济”。

  这种自强精神体现在“富民强省”的“浙江经验”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根本追求和根本保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种自强精神体现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中。浙江人民秉承包括自强精神在内的深厚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人文精神,成为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意志品质,不但过去是推动浙江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现在和将来浙江实现“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精神支撑。

  (四)自强的精神不等于精神的自强。只有以更高的精神设计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自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声音。

  澳大利亚外长卡尔称,“对中国人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同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大象征”。

  纵观大国崛起之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治优越、经济强大、社会和谐,还需要有精神文化的富裕富有。

  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之间博弈已经由政治博弈、经济博弈向核心价值和文化博弈的方向转变。只有当精神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军事更强大的力量时,当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高贵的精神品格时,社会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浙江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化事业的进步与自强。从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到制定《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从《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再到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目标,浙江在实现全省人民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的目标逐渐清晰。

  大手笔源自大设计。精神富有目标是自强不息的浙江人立足当前,更放眼长远的高瞻远瞩,是在新形势下的新目标、在新阶段的新定位、在新起点上的新表达。

  在“自”上,就是要立足浙江的实际,依靠浙江人的力量,突出浙江的特色,开创浙江的现代化生动实践,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

  在“强”上,就是要实现进一步的新的解放,精神的解放,使浙江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最终实现全省人民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

  (五)以世界的眼光、现实的维度、人文的情怀,在建设精神富有浙江的新征途上谱写新的自强乐章。

  平心而论,与浙江当前的国际国内地位相比,与浙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与民众的文化需求相比,浙江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前进步伐还不够快、量和质的供给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浙江的精神文化自强之路还很长。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实现在新起点上奋勇前进的“起跑架”,也是鞭策奋起跨越的新契机。

  自强有魂。精神富有,核心要义是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价值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要以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人生内涵。

  着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普及,分层分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大力培育“最美典型”,宣传“最美人物”,倡导“最美精神”,唱响“最美声音”,让“最美”成为浙江的精神品牌。

  自强有柱。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体现,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还处于“低小散”,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门类、企业还不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需求旺盛和民间资本充裕等优势,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自强有基。精神富有建设主体是基层群众,受惠主体也是基层群众。

  据调查,2011年我省公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为69.64。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我省基层文化的供求矛盾仍然突出。

  文化强省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基层文化发展能力、完善基层支撑体系,按照广覆盖、高水平、可持续的要求,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基层,把活动的载体落实到基层,在全国率先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自强有本。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和精神形象,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

  近年来,我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师名家比较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人员欠缺、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要牢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构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5 精神四韵:自强 2012-11-02 浙江日报2012-11-0200008 2 2012年11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