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乐清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万余人次

你的心事我愿听

  本报乐清9月23日电

  记者 徐齐 见习记者 冯巧婕

  每周3次、每次3个小时的心理咨询,两个星期一次的心理培训,每周六的心理读书会,乐清市人民医院的公益心理咨询热线志愿者南梅蕾乐此不疲,一年半的志愿服务让她成长了许多。

  这支由乐清市人民医院医生冯建琴组建的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从2009年成立至今,由13人扩展到34人,除了医务人员,还吸引了各中小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机构的咨询师。两年来,他们已为一万多人次提供义务心理咨询。

  真诚回应每份求助

  前不久的一个咨询电话,让志愿者黄乐珍彻夜难眠。据黄乐珍介绍,从一开始打进热线,对方就一直哭个不停,还表露出轻生念头。黄乐珍不停鼓励她勇敢面对挫折,50分钟后,对方才平稳下来。

  原来,打电话来的这位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被丈夫打得颅内出血后逃离家乡,虽然思念孩子却不敢回家,背负债务在外漂泊。由于心情长期压抑,精神恍惚。

  这个电话对黄乐珍触动很大,她很想帮这位女士,在志愿者队伍里发起爱心接力活动,希望其他志愿者在接到她的电话后能够回拨,并呼吁定期给她打电话疏导。许多志愿者接过爱心接力棒,主动和该女士联系。现在,对方的情绪已稳定了很多。

  冯建琴说,每当咨询者情绪波动很大时,他们都会等到咨询者情绪平稳了后才放心挂电话,有的时候,志愿者会工作到凌晨。此外,有些咨询者必须接受长期心理辅导,他们会指定一个志愿者坚持对他辅导几个月。

  提升自己,温暖别人

  “给别人义务咨询,我有很强的幸福感。” 南梅蕾解释道,看到别人因她的一点点付出而走出心灵的阴影,她感到很欣慰。平时,她会反思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方式,这是对她个人的提升。

  “我认为自己一直在进步,而且心态越来越好。”医务科南晓浩说,在这个群体里,大家都会互帮互助,不仅是讨论案例,谈学习心得。和其他志愿者提起烦心事,他们都会悉心指导。同时,他还能接触到更多专家,有更多学习机会。

  南梅蕾补充道:“在经历了这么多咨询后,我变得更加宽容了。”而且作为一名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志愿活动的经历有助于她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咨询问题。

  “必须有极大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坚持下去。”冯建琴说,虽然很多人很有热情,但他们都要长期考察后才能确定人选。南梅蕾回忆起当时申请时,与冯建琴总共通了十多封信,终于在自己写了一封长信来表述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后,才被批准加入。

  “一开始咨询时我有极大的挫败感。” 黄乐珍说,有时候会遇到咨询者语言上的“攻击”,大家就互相鼓励。

  自费清理“心理垃圾”

  “为了长期做义务咨询,我们每个心理咨询师都要定期去做心理辅导。”南梅蕾说起长期做心理咨询的难处,他们在倾听问题时,往往是在接受“心理垃圾”,如果接受太多而无处“倾倒”,心理咨询师也会出现心理疾病。

  这是志愿者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冯建琴进一步说,每周她都要接受一次心理辅导,每50分钟要花费500元,而这个费用由她自己出。

  为了培养一个稳定、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冯建琴坚持给志愿者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心理理论知识学习与热线心理案例督导分析,尽管她招收的志愿者都有专业资格证书,但上岗前还要接受长达半年的培训。

  除了心理咨询热线,两年来,冯建琴带领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多次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包括对“7·23”动车事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此外,他们在各学校、企业、乡镇等进行心理科普知识普及和团体辅导近20次,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30多次,较大型义诊10余次。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你的心事我愿听 2012-09-24 2700346 2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