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立足欧美要有新作为

  潘建岳

  作为全球著名的制造基地,“浙江制造”产品行销海内外。但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市场需求不振,浙江制造业的经营面临着较大的考验。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7.1%,对最大出口市场欧盟出口下降6.4%。在这种情况下,有着坚实基础的浙江制造业,应当及时转变思路、调整模式,化风险为机遇,在欧美市场相对疲软的时候崛起,抢占欧美市场。

  在走访欧洲、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期间发现,来自浙江、广东等制造业大省的“中国制造”在欧美传统市场上虽无处不在,但其实并未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质量和品牌。

  欧美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不同。新兴市场多在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多是集中在价格层面,是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外贸投资的首选之地。欧美传统市场对产品价格要求相对较小,但对质量和品牌要求非常高。这正是“中国制造”的软肋。

  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应当在保持原有坚实制造业的基础上,在政策、资金、资源上对浙江优质制造商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浙江省最优质的制造商在技术研发、营销创新和品牌战略调整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注重人才的引起和培育。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让企业从单纯依靠低价竞争、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中脱离出来,实现质量、科技、创新的融合,促使优质浙江制造商跳出传统发展困境,获得外贸市场的认可。

  此外,浙江企业同样要注重品牌建设的问题。从整个“中国制造”的出口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参与者。2011年中国190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有90%是中小企业贡献的。但这些优质的中小企业在国外市场中往往处于品牌缺失,面孔模糊的状态。因为品牌的缺失,企业在名牌林立的欧美市场中难以脱颖而出,加之产品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企业无法获得欧美市场的认可,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和国内同行陷入价格战、企业倾轧等恶性竞争中。

  浙江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聚集了许多优质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浙江优质制造商们可以集结起来,以整体的形象一致对外。通过树立群体品牌,打造统一的、优质的、高端的品牌形象,才能让欧美市场更直观更清楚地认识“浙江制造”,认识“中国制造”。只有当“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欧美市场中的优质标志,所有“中国制造”才能一荣俱荣,获得尊敬。

  总的来说,目前浙江制造业受双重经济危机的影响颇大,但仍保存一定实力,发展势头良好。而欧美市场方面,暂时处于低迷状态——这种低迷甚至甚于中国国内市场。因此,浙江的优质制造商们谁能最先认识到自身不足,加大人才引进、产品质量、科技创新、品牌方面等方面的建设,谁就有可能抢占欧美市场,成为这场危机的胜利者。

  (作者为环球市场集团董事总经理)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立足欧美要有新作为 2012-09-24 2734281 2 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