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七夕,夫妻团圆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谁为民工搭“鹊桥”

  记者 吕玥 张丽

  通讯员 陈勇 周洲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传说中,分隔两地的牛郎织女每年都会选择这个日子在鹊桥相会,因此,七夕也被许多人认作爱人相聚、家人团圆的特殊时刻。

  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却有一群人因为工作繁重、经济压力等因素,常年与伴侣分居两地,即使同在一个城市工作,也要分住两处,很少有机会单独相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他们的七夕,或许与浪漫无关,与小资无关,这一天甚至和平常日子一样,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打个电话诉衷肠

  中午11时,杭州城东某建筑工地的集体宿舍。

  35岁的电焊工徐建伟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休息。这段时间上晚班,他可以迟些出工,同住的7个工友都已经离开宿舍,整个房间显得空落落的,一如徐建伟的心情。

  “明天就是七夕节了,心里怪想老婆和孩子的。”徐建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早在10多天前,他就从手机的日历功能里注意到这个节日,一直惦记着。可老婆远在河南老家,一起过节又不实际,“还是像往常一样打个电话吧。”徐建伟说。

  结婚8年来,徐建伟对家人的思念几乎都倾注在电话里。“基本上每天打一个电话,为了凑老婆的时间,一般在傍晚6时左右打,6时半开工,不误事。”他打算得很仔细,“明天节日么,就多讲一会儿。”徐建伟说,他很羡慕城市里年轻夫妻能牵手逛街,但是这几年自己一直辗转各地打工,孩子又要上学,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与妻子过两地分居的生活。

  徐建伟的生活状态,是建筑工地上众多工友的缩影。工地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工地110间宿舍,只有16间夫妻房。

  相见容易相守难

  对于许多外来农民工来说,企业能给已婚职工提供夫妻房,给夫妻相聚创造条件,是他们最盼望的事。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成本、地点、安全保障都是问题。”徐建伟所在工地的管理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去年他们曾在工地边上盖过一幢简易宿舍,用作夫妻房。但是因为这块土地另有用途,盖了没多久后只能拆掉。据他了解,出于成本考虑,全省只有一成左右的农民工可以享受到建筑单位提供的夫妻房,其他几乎都住集体宿舍。

  在杭城的出租车司机中,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已经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河南籍的哥李兰亭告诉记者,造成目前一些在杭的哥无法与妻子团聚的主要原因不外乎3个:老家需要种地、老人需要照顾、老婆在家乡工作。虽然随着观念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出租车司机将家人接到城市一起生活,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在杭6000多名河南籍司机中,仍有两成左右过着现代版牛郎织女的生活。

  “即使夫妻俩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也不见得能够见上面。”杭州大众出租车公司英姿车队的姐张续红告诉记者,她们车队共有7辆车,由7对夫妻开,基本上由妻子开白班,丈夫开夜班,夫妻俩一天基本上就见两次面,下午换班一般就简单交接,见面时间仅有5分钟。共度七夕节对这些出租车司机夫妻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

  众人携手搭鹊桥

  因为缺少必要的居住条件难以同在一个屋檐下,因为工作性质使得成家后夫妻难以团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外来农民工不得不长期过着缺乏温暖和爱的“单身”生活。这个七夕节,谁能为他们圆一个团圆梦?

  记者从宁波市江东区“环卫之家”了解到,多年前他们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帮工人创建一个温暖家园。2010年10月26日,111名环卫工人入住“环卫之家”,首批41套廉租房中有39套是夫妻房,为39对外来农民工夫妻解决了住房。对他们来说,天天都是团圆的“七夕节”。

  在诸暨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让员工家庭和谐一直是集团考虑的重点。安徽人谢朝阳在公司做操作员,与老婆两地分居。公司领导得知情况后,马上决定让他的爱人也来公司工作,并给他们安排了夫妻房。这个七夕节,他们备感温暖。

  松阳则通过错位招商措施,解决夫妻分居两地的问题。意在打造不锈钢产业基地的松阳,通过招商引进了不锈钢企业64家,但企业员工中,男性比例高达90%以上,导致工人流动性较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为此,该县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轻工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女工占80%以上,优先考虑安排不锈钢企业的员工家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谁为民工搭“鹊桥” 2012-08-23 2693302 2 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