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新项目规模大层次高

浙商热投新兴产业

  记者 郑全庆 通讯员 卢萌卿

  本报讯 8月17日,总投资达55亿元的圆通速递全国航空总部及华东管理区总部,正式落户杭州空港新城。业内人士指出,圆通此次回归创业无疑将加快杭州打造国内快递产业之都的进程。

  圆通只是一个缩影。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是近年来浙商回归的一大特点。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到位的浙商回归引进项目中,投资近30亿元的杭州新天地·东方茂项目、投资30.4亿元的嘉兴80万吨PTA项目等重大项目资金占比达60.64%。

  好项目频频落地,浙江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动力更强劲。省经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省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浙商回归带回的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直接加快了我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的实施。

  在舟山群岛新区,回归浙商成为新区建设生力军。上半年,上海市浙江商会与舟山签订合作框架协议,5年内力争在舟山投资千亿元以上。49岁的韩军博士原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海洋科学专家,在家乡的感召下,他毅然回到舟山,创办了声达海洋信息技术公司。

  杭州大江东新城、宁波杭州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城等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成为吸引一批批浙商回归的投资高地。在绍兴滨海新城的“回归经济”统计表上,赫然写着上海、广东、安徽等地诸多浙企的名字。滨海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浙商回归项目大多为电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属于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

  浙商回归加速,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慈溪企业家邹宁引进全球最大稀土生产企业“包钢稀土”来慈溪投资。今年3月,年产5000吨钕铁硼真空速凝甩带片合作项目获得包钢稀土董事会批准,该项目将落户慈溪市新兴产业集群区,预计总投资2亿元,成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嘉善,许多浙商投资项目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如今这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到嘉善规上工业产值的近四成。

  浙商回归也让总部经济成为今年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发展看点。在侨乡青田,广东省浙江商会会长邹立胜联合在粤创业的10位浙商,将总部迁回青田。目前青田已有18家侨资企业把总部搬回家乡,累计引进侨资22亿元。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商热投新兴产业 2012-08-21 2688880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