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胡晓丽:一线岗位显身手

  记者 余勤 市委报道组 王亚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要轮到胡晓丽当班,她每天总是提前15分钟到岗,推迟15分钟下班。春秋更替、寒来暑往,这个习惯,她雷打不动地坚持了17个年头。

  18岁那年,胡晓丽走进桐乡市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成了平牵车间一名普通工人。10多年来,她始终以“做最好的自己”的标准自我严格要求。为尽快上手,进厂不到一个月时间,她就卷着铺盖吃住在厂里,尽管她家距离工厂走路20分钟就到了。

  一次,公司内部举行技能比赛,胡晓丽也报了名。比赛的结果是不仅没拿奖,还被一名同事嘲笑了。从此,胡晓丽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今后比赛不仅要拿奖,还要争第一。

  此后,胡晓丽苦练操作技能,在公司举行的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即使在桐乡市历届劳动技能操作比赛中,都稳居第一。

  车间主任曾算过一笔账,一年时间里,胡晓丽比企业其他职工多创造利润13651.2元。

  凭借出色的表现,2004年,胡晓丽从组长提升为班长,开始了班组管理工作。“姐妹们看着她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都特别羡慕,尤其是当了班长,就不用在一线做了。”和胡晓丽同一批进厂的俞祖仙很了解胡晓丽,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晓丽是天生的劳碌命,做了管理工作,还老是过来和我们一起在机器前干活,而且干得比以前更累了。”

  牵伸车间工作环境较差,“脏、苦、累”不说,操作一不留神,可能会危及自身安全。为改善生产环境,打破职工流动率高的怪圈,胡晓丽又开始了技改研究:车间安装环境风机,室内温度不仅降了四五度,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人员也留得住了。为降低生产成本,胡晓丽又对老工艺进行调整,优化后的前纺日产量增加12.8%、牵伸产量增加13.3%,每月累计降低生产成本3万多元。

  如今,胡晓丽敬业奉献、钻研技术的精神已犹如一个标杆,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带动工友,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蔓延至整个集团公司。

  光荣当选十八大代表后,胡晓丽一直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前不久,她在调查民营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现状时,受到层层阻挠,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好心提醒她,别干这些得罪人的事,可她不为所动,终于获得了有关民营企业职工权益受侵犯的第一手资料。“受一些委屈算得了什么?”胡晓丽说,既然当了党代表,就应珍惜当代表的每一天,对得起党员群众的信任,“我只是一棵普通的小草,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茁壮成长,我将努力回报国家和社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胡晓丽:一线岗位显身手 2012-08-21 2684872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