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金华农信
创新产品助建美丽家园

  金华农信

  创新产品助建美丽家园

  让农民也能住上小洋房,让农村变成大花园。这是农村居民迫切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然而许多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存在“只见新规划,不见新房子”的现象,美丽乡村离农民似乎还有距离。

  究其原因,农村住房改造的资金支持不足是重要内因。许多金融机构热衷于对城市房地产或企业大项目的支持,对于贷款期限长、风险控制难、建房贷款担保形式单一、不良贷款形成后处置难度大的农村住房改造项目支持积极性不高,农村住房资金的“失血”让美丽乡村建设变得举步维艰。

  近日,笔者了解到金华农信辖内义乌、永康等8家行社从2002年开始,执着探索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的途径,累计已向3万余户农村居民发放住房贷款75亿元。2012年全系统8家行社在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金华办事处的统一组织下,顺应农民的需求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从单一扶持农户个体旧房改造需求,转换为支持成片成园的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出了统一品牌的“美丽家园”农房贷款产品,不仅有效满足了农村居民住房的资金需求,还探索出了一条把银行资金引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农、银双赢”。

  如何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扩大内需,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住房建设的资金需求,已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迫切课题。金华农信的成功经验,或许能给那些徘徊在农村住房贷款市场外的金融机构以借鉴和启示。

永康农合行:农房贷款“不差钱”

  徐贤飞 胡巧巧

  “这真是一个‘林中村’、‘水中村’、‘花中村’。”近日,省政府领导人在永康市园周村调研农房改造时赞叹。据悉,园周村是永康农合行“美丽家园”农房改造贷款项目支持的农房改造村之一。2009年,永康市就启动了支持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并将其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头戏”来抓。对此,永康农合行主动对接,针对农村住房改造项目的不同建设改造需求,量身定制,推出“丰收安居贷”农房改造贷款,今年又升级推出“美丽家园”农村住房改造贷款,为永康市农房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城市的“后花园”

  园周村在永康市区南面3公里,全村170多户人家,两三年前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房子杂乱,道路泥泞,谈不上环境优美。2009年,市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园周村农房改造。永康农合行获悉后,主动与该村联系、协商,签订了农房贷款协议。

  “如果没有永康农合行‘美丽家园’农村住房改造贷款的支持,我的新房不仅不能够这么快的建好,而且也会影响我原来生意的继续发展,更别提未来的发展空间了,真的要感谢永康农合行的大力支持。”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村民任斌武这样告诉笔者,“我一直在外从事麻将机的装配、销售业务,平时虽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但这次旧村改造时,仍然有资金缺口。后来,我得知永康农合行与我村签订农房贷款协议后,就向该行提出了10万元贷款申请,并马上得到了批准。”

  农房改造过程中,园周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新建了生态公园,开发了金蟾岩、映湖、纱帽岩等特色精品景点,成为了该市的短线游景点之一,被称为永康城市的“后花园”。

  该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如数家珍地说:“园周村平均每天游客800人,最多时达到2万人,是永康最火爆的短线游景区。现在已有8户村民开办了农家乐及特色小吃店,20户从事旅游商品经营,同时开发水上乐园项目、停车场等,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

  确保农房改造“不差钱”

  “要确保农房改造项目‘不差钱’,”永康农合行刘国梁董事长在行务会议上坚定地说,“我们要把农房改造贷款打造成为永康农合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据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6月永康市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工程以来,针对永康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农村住房改造项目”,及时推出“丰收安居贷”农房改造贷款,为在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和下山脱贫中农房改造缺少资金的农民朋友,提供资金支持。

  2010年,永康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倾心‘三农’ 、丰收领航”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对永康农合行“丰收安居贷”农房改造贷款进行推荐。在会上,该行作出了“包揽新农村建设贷款资金”的承诺,坚持“农”字优先,实行“农”字优惠,简化“农贷”手续,实行“凡是农房贷款需求,并符合贷款条件的,一律满足、一户不漏”服务承诺,农房贷款不受信贷指标限制,切实解决部分银行对新农村建设有选择性地进行信贷支持的问题。

  农房贷款实惠多

  “永康农合行给我们的贷款利息是比较优惠的,像我贷款30万元,每年可以节省2万多元的利息支出。”芝英街道应南溪村村民应新勤告诉笔者。

  为切实减轻农户负担,永康农合行实行“一村一策”的优惠利率,即根据所在村与该行的合作情况、贡献程度、信用状况等,实行差别优惠利率定价,平均执行利率比当前同档次执行利率下降70%,努力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针对农房改造贷款受农房处置变现困难、农房抵押登记存在障碍、集体土地流转难以落实等限制存在担保难的突出问题,该行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农户可提供易变现的房产作抵押或存单等有价证券作质押,也可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个人作担保或参加联保小组,实行联保贷款。对家庭条件好、临时性缺少建房资金的农户还可采用信用方式发放。

  “永康农合行推出的‘美丽家园’农村住房改造贷款真的是非常方便,只要办理一次贷款手续,一年365天我就可以到柜面随用随贷,而且可以需要用多少就先贷多少,暂时不用,也可以随时归还,就像办理自己的存取款一样方便。”芝英街道桑园下村村民应华荣这样告诉笔者。

  为最大限度让利、让惠、便利于农民,该行积极创新贷款发放方式和还款方式。在贷款发放上,采用与“丰收小额贷款卡”相结合形式发放贷款,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并把丰收小额贷款卡贷款额度从原先的最高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在授信期限和额度内365天,农民随时需要,随时可以到柜面办理贷款,免去了申请、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不仅手续简便,而且可以反复多次循环使用。在还款方式上,农民可以选择一次性还本付息(或按月结息、按季结息)、分期还款(每年归还一定比例本金)的方式,也可选择按揭贷款(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方式,让农民有更多的自主权。

  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江南街道园周村、芝英街道应南溪村等9个村农房改造工作,累计支持农户237户,金额6991万元,利息优惠240万元。其中,今年新增农户60户,金额1143万元。该行的支农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浙江日报》、《金华日报》、《永康日报》、永康电视台等更是多次对该行支农支小、勇担社会责任进行深度报道和高度评价,有效打造了鲜明的“永康人自己的银行”的品牌形象。

义乌农商行:

“房东经济”乐农家

  徐晓恩 陈和军 张永胜

  支持“三农”、服务中小一直是义乌农商银行多年来始终不变的经营宗旨,该行推出的“美丽家园”贷款项目受义乌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伴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幕的徐徐拉开,义乌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实体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义乌农商银行成为成就当地村民“房东经济”的推动者。

  农家门口的“房东经济”

  “以前连住的地方都很不像样。现在,不仅住房问题解决了,而且每年光房屋租金收入都有二三十万元,真的要感谢义乌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说起“美丽家园”贷款项目,义乌市稠城街道诚信社区草塘沿村的陈新勇这样告诉笔者。

  他们村原先大多数人住房条件都很差,当时他们兄弟俩住在5间破房子中,却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义乌农商银行前身)城北支行的工作人员听说之后,主动与当时村里的负责人和村民协商,最终达成了相关合作协议。

  “旧村改造时,考虑到义乌实际情况,还在村里设了专业街,我就报名参加招投标,结果中了2间店面房。”陈新勇说,“可当时建房的钱加上近70万元左右的投标款,我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陈新勇接着向城北支行申请了50万元的贷款,资金问题迎刃而解。随后几年,他利用房屋租金的收入转行投资饰品行业,现在生活越来越好。

  据草塘沿村党支部书记陈英豪介绍,该村总户数约300户,其中申请“美丽家园”住宅贷款户155户,申请“美丽家园”专业街贷款户共计92户,总贷款金额达9011万元。义乌农商银行推出的“美丽家园”贷款项目,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建房资金短缺难题,有力支持了旧村改造,村民平均年房屋租金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在义乌,像陈新勇这样受益于义乌农商银行“美丽家园”贷款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现在除了可以收取稳定的房租外,大多数人还利用房租收入投资于其他项目,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美丽家园”贷款制度日趋完善

  早在1997年,当时的义乌信用联社(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前身)就先行先试,率先推出了“自报公议”小额农贷,支持义乌首个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

  “说起这先行先试,在当时来说真的是一项大胆的突破,”义乌农商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之所以说是突破,是因为在当时看来,虽然不少农户在城中村改造中确实缺少相应的资金,当时的义乌信用联社(义乌农商银行前身)要推出这样的建房贷款,却有相当的政策风险。在经过再三权衡之后,义乌信用联社最终还是推出了这项业务,且效果显著。”

  近年来,针对义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特点,义乌农商银行以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为工作主线,对“自报公议”小额农贷项目进行了转型升级,创新推出“美丽家园”贷款,切实解决本地实施旧村改造农户的建房资金困难。

  “从最初的雏形到现在相对完善的运作机制,许多制度都是针对农户建房贷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反复修订的。”义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制度修订的目的,就是要让有建房贷款需求的农户能及时从我行筹集到资金,同时能将该贷款项目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近日,在义乌市稠城街道屋基村,笔者看到义乌农商银行下骆宅支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解释“美丽家园”贷款业务的相关政策。

  “我还以为像我这样没有抵押的住户不能办理这项业务。”村民李大嫂说,“没想到行里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只要我没有不良贷款及欠息,再有3~5户村民采取联保的方式,我就能办理贷款,我的建房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村民陈师傅说,此前他一直有个困惑,就是房子通过贷款建好后,一般来说,房租的收入可以偿还贷款本息,但还是会为贷款的偿还问题担心。听说义乌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村里进行政策宣传,他一大早就过来了解情况。

  针对陈师傅的担心,义乌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解释称,该行对“美丽家园”贷款均实行优惠利率,与一般经营性贷款利率相比最高优惠60%,满足行里相关规定的甚至可以享受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同期同档基准利率执行。另外,这项业务第一次贷款期限原则上控制在5年以内,到期后允许农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部分贷回,贷回金额不超过原额度的70%,累计期限最长可以有8年。

  另据义乌农商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近年来义乌城中村一些居民住房老化、住房条件较差,大多数居民希望能够进行住房改造的现状,义乌农商银行积极与义乌当地街道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支持政策。决定对“美丽家园”贷款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力图在贷款发放对象、建房土地性质及利率优惠方面作进一步创新。

  “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扩大该贷款的发放范围,贷款发放对象从农村户口住户扩大到居民户口住户、土地性质从原先的集体土地扩大到划拨土地或出让土地,贷款的利率优惠也比原先更进一步扩大,同时在贷款的担保方式及还款方式方面作进一步的创新。”义乌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说,现在,相关贷款创新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已经签订,具体方案正在抓紧实施当中。届时,升级创新后的“美丽家园”贷款不仅能满足农村住户的旧房改造,而且能够大大改善城中部分住房条件较差居民的住房条件。

  “美丽家园”贷款项目成效显著

  在义乌市稠城街道楼西塘村,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楼西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共有129户村民,其中申请“美丽家园”贷款的农户有89户,贷款总额为7852万元。旧村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10.28万平方米,考虑到土地节约方面的因素,工程采用高低层结合方式,目前7幢高层已结顶。待工程全部竣工,大型超市、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将投入使用。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义乌农商银行“美丽家园”贷款户有6158户,贷款余额17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总额的7%,其中今年新发放的住房配套贷款4.84亿元,受益农户1424户。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正式推出到现在,义乌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美丽家园”贷款近60亿元,受益农户超过2万户,大大改善了义乌农村人居环境。

  义乌市市长何美华高度肯定义乌农商银行多年来支持义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希望该行抓住义乌新一轮大建设的关键时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推义乌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金华农信
创新产品助建美丽家园
2012-08-21 浙江日报2012-08-2100006;浙江日报2012-08-2100008;浙江日报2012-08-2100013;浙江日报2012-08-2100011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