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产量有减也有增

世界未发生新粮食危机

  入夏以来,美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农作物收成预期显著恶化。国际粮价持续“高烧”。一些评论人士和媒体热衷于宣称新一轮国际粮食危机已经到来。但是,国际机构和粮食问题专家表示,现在粮食价格和供应形势与2008年有很大不同,断言新的粮食危机到来没有依据。

水稻:产量和库存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产国及出口国。6、7月份以来,美国主要农业区遭遇高温、少雨天气,玉米和大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官方报告显示,超过一半以上国土遭遇旱灾,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所罕见。美国农业部8月14日发布的监测报告说,总体而言,8月份以来旱情依然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徘徊,玉米和大豆长势仍处于1988年大旱以来最为糟糕的状况。

  8月10日,美国农业部调低了对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预期。美国农业部官员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下降4010万吨,出口减少640万吨;大豆产量预计下降990万吨,出口减少650万吨。”

  近期,旱灾还波及到俄罗斯。6月,俄罗斯农业部宣布将粮食生产预期从原有的9400万吨下调至8500万吨。

  不过,粮食世界不乏利好消息。美国29个种植大豆的州中许多已经迎来了雨水。美国大豆委员会国内计划高级主管马克·温格尔乐观预期,美国今年的大豆收成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有利于市场上大豆价格的稳定。

  此外,全球水稻产量和库存充足。粮农组织指出,幸运的是,世界稻米价格至今“保持着令人惊讶的稳定”。粮农组织认为,中国、印尼、泰国的水稻都将丰收,非洲的水稻产量也将增长3%,而澳大利亚的产量更会比去年提高32%。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水稻产量将会好于高产的2011年,达到7.245亿吨。正是由于水稻产量和库存充足,未来几个月内出现价格猛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主要粮食品种不短缺

  预期粮食减产,粮价开始“高烧”。5月底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上涨约50%,大豆价格上涨近30%,均接近或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涵盖55种食品的价格指数在7月份上涨了6.2%,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世界银行认为,目前的形势与2008年粮食危机有很大不同。今年,价格上涨发生在稻米之外的粮食品种,主要是小麦、玉米和大豆。而2008年,大米价格几乎上涨到原来的3倍。此外,目前原油、肥料和国际运输价格比2008年低很多,这将减轻一些国家进口粮食的成本。同时,下一个播种季节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也较低。世界银行指出,截至目前,对农作物收成的预期并未表明主要粮食品种存在实质性的供应短缺。

  接受记者采访的美国农业部官员也表示,全球粮食和油籽的产量仍然强劲,足够满足需求,这与2007—2008年时的全球粮食危机不同。他说,对各个国家而言,应对粮食短缺应该通过提高透明度和信息共享;避免粮食出口禁令和使用出口定额;避免抢购和囤积;降低进口关税和税收;并给那些更易受影响的公民建立有针对性的粮食安全网。

  粮农组织贸易和市场部主任大卫·哈勒姆指出,说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目前这样的断言缺乏依据。小麦,特别是大米的供应处于良好状态,库存与消费比高于2007至2008年的水平。哈勒姆强调:“我们现在并没有处在粮食危机的状态。”各国应避免出台单边的、不恰当的政策,以免进一步干扰全球粮食市场供需关系。

国内粮价波澜不惊

  国际粮价高烧,国内粮价有没受到影响?我国多地的情况显示: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食用油等商品价格在国内市场仍波澜不惊。

  在杭州市拱墅区一个小区的粮油店,大米贵的卖到一斤4.5元,便宜的1.8元,店主林老板说,“米、面价格最近没什么变化”。南昌贤士湖农贸市场实信粮油店店主曹小龙则表示,最近油涨了一点,“5升装的金龙鱼调和油,3个月前每桶卖63元,现在批发价都已经是这个价,零售涨到了71元。”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以来,老百姓最关心的全国米、面、食用油等呈现整体平稳、微幅上涨走势:籼米与年初相比,价格上涨3.6%,而面粉价格一直较为稳定。

  有关专家指出,国内粮价平稳的基石是粮食生产“八连增”的好形势,加上今年夏粮喜获丰收,这使我国主要口粮稻米、小麦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强大“防火墙”。(本报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世界未发生新粮食危机 2012-08-21 浙江日报2012-08-2100009;浙江日报2012-08-2100012;浙江日报2012-08-2100014;浙江日报2012-08-2100015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