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前程

引智建站,只为更好悬壶济世

  项盈盈

  2012年5月底,浙江省政府公布了2011年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名单,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的“化学合成麻黄素系列原料药成果转化”项目榜上有名。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原料药、制剂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经营、研发的企业,生产抗肿瘤类、抗病毒类、抗感染类、治疗心血管类、特药类等五大系列82个品种,主导产品有乌苯美司(百士欣)、头孢他美酯、金刚乙胺、左氧氟沙星、麻黄碱等系列产品。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500吨麻黄素规模,项目工艺技术由公司院士工作站引入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化学专家周后元院士负责攻关,项目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传统萃取法相比,化学合成新工艺每年可减少麻黄草消耗12.5万吨,可使250万亩草场免遭破坏,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麻黄草资源缺乏的问题,并可有效防止草原沙化、沙尘暴频发的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公司院士工作站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基础、项目为载体、实效为根本、以合作研发为平台,引导高端智力人才向企业集聚,不但有中国工程院周后元、侯惠民、陆道陪、甄永苏等院士加盟,而且工作站负责人郭振荣博士,也是浙江省“千人计划”的专家。此外还聘请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药学专家作为公司项目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士工作站现有技术人员158名,其中:博士6人,硕士9人,形成具有强大新药开发能力的技术队伍,在公司战略决策、技术改造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深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公司得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院士的智力资源,深入配合推动企业发展,有效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为推动企业在新形势下持续稳步发展壮大带来新的机遇。

  作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关键性平台,该公司十分注重对工作站的科研设施及研发经费的投入。目前,工作站拥有科研场地2.7万平方米,科研资产1.6亿元,为院士创新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按院士专家的专业与企业技术部门相应的研究室(所)结对,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院士团队的实验、研发,并常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为了给院士提供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企业还设立院士办公室,建立院士工作档案,修建院士公寓楼,财务设有院士专项经费。通过工作站的平台,为企业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使工作站的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建站至今,公司已累计投入各项经费4000余万元,其中科研经费1350万元。

  通过院士工作站建设,有效增强了企业科研实力及产品竞争力。目前,工作站已完成多个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其中,麻黄素项目拥有两项发明专利,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2011年销售收入近亿元;金刚乙胺为国内独家生产,是国家医保和战略储备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拥有美国发明专利,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占据国内大额市场,并通过了世卫组织(WHO)现场审计;抗肿瘤新药、氢溴右美沙芬等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建站至今,工作站已直接或间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利税3000余万元。

  关于今后工作站的建设,该公司负责人思路明确,表示要持续科研院校合作,积极提升现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院士合作项目开发和转化力度,加大工作站的宣传和投资力度,邀请更多的院士科研团队进站工作,使公司构建的技术创新体系产生更为强劲的研发动力。


浙江日报 前程 00012 引智建站,只为更好悬壶济世 2012-08-21 2669434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