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500多“白领”竞聘一个岗位,职位叫“田园管家”——

我的田园,我的梦

应聘者:咨询公司高管,女,42岁
面试语录:换下高跟鞋,穿上平底鞋,觉得脚下格外踏实。当一个新型农民,这是我的追寻。

  500多“白领”竞聘一个岗位,职位叫“田园管家”——

  我的田园,我的梦

  本报记者 裘一佼 通讯员 林华松

  自网易CEO丁磊宣布他的养猪计划后,安吉县皈山乡洛四房村的1200亩土地,就成了海内外人士关注的热土。近期,这里正在招募一名“田园管家”,静谧的山谷再次牵动无数人的田园美梦。

  “这是个幸福指数极高的职位”,在招聘广告上,田园管家的生活充满了诱惑和诗意——“鸡犬之声相闻,山间美食相伴,享不尽的田园风光。”

  虽然工作职责与一般的农场管理相近,但短短两周内,应聘信已达500多份,一个养猪特色邮箱“pig@163.com”也于上周开通。

  “田园管家”,这是一份传统的职业,却有一个新潮的外表。在农业面临“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困境时,应聘者的热情让人看到了希望。

  谁在申请?为什么来?有什么期待?近期,“田园管家”们正在陆续进行面试。本报记者走近三位来自不同工作背景的应聘者,记录下了他们的经历,有追寻,有理想,更有思考。

  正因为有更多人的关注、更多创意的加入,传统农业正在悄然变化,承载起更多缤纷的梦想。

一种追寻:美味安全的食物

应聘者:咨询公司高管,女,42岁

面试语录:换下高跟鞋,穿上平底鞋,觉得脚下格外踏实。当一个新型农民,这是我的追寻。

  离面试还有半小时,我坐在网易杭州研发中心C楼大厅的竹椅上等待。眼前的大厅,大片洁白细腻的鹅卵石上,是一簇簇青翠欲滴的竹子,中间的石子小径清雅安静,行走其中,还能发现石刻的牛和马,IT公司里竟有一番田园之趣。

  悠悠牧歌,乡村从古至今都是被文人志士褒奖的精神家园。对田园的追寻,正是我来此的目的。

  一直以来,我的生活轨迹全都在上海,在大城市出生成长,曾就读于名校英语专业,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现供职于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前几天,无意中看到“田园管家”招聘广告,简单的几句职位描述却让我怦然心动。

  我想改变。年轻时,我常幻想能站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落地窗边,一边是公司员工忙碌的场景,一边是浦东高楼林立的场面。如今,坐在高管座椅上的我,压力却呈几何倍数增长。整天穿梭在水泥森林,忽然意识到努力奋斗的目标不应只是这些。

  我的改变,也许是从食物开始的。作为一名母亲,我希望每次送进孩子嘴里的食物是安全和美味的。5年前,读到了“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的《食品真相大揭秘》,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之间的链条被拉得越来越长,添加剂的超量使用让我不寒而栗。我下定决心,一有时间,就去菜场,回归厨房,甚至还在露台播种菜苗。

  西方有句谚语叫“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人和食物之间其实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比如“妈妈菜”之所以这么好吃,是因为食物可以传递情感。快节奏生活已让记忆中的食物,找不到原味或变了味。如果我们可以从田头、菜场、厨房、餐桌一步步追根溯源,其实也是找回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个体与家庭的心理牵连。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今天早晨我坐在动车上,听到了这首久违的歌曲。我们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都看过《北京人在纽约》,赴美移民浪潮中,北京人的故事是那样挣扎与彷徨;列车窗口,片片农田在眼前飞速掠过,处于现代化大潮中的我们,已太久没有亲近田野,是那样浮躁与不安。

  从上海到杭州,虽然没有千万里,但我的想法却越来越坚定:如要改变,就更彻底些,都市人为什么就不能转型务农?古老的农业为什么就不能生机焕发?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什么不能融入农事管理?

  今天,我换下高跟鞋,穿上平底鞋,觉得脚下格外踏实。当一个新型农民,这是我的追寻,我愿意。

一种理想:熠熠生辉的田野

应聘者:农场理事长,男,31岁

面试语录:心甘情愿蹲在地上挖泥巴,是因为始终坚信,我能让脚下的土地发光发亮。

  面试的氛围比想象中要轻松。我刚刚坐定,面试官就递上一杯绿茶,看着茶叶在青瓷杯里渐渐舒展,我的心稍稍放松了些。面试官显然对我的年龄和职务很感兴趣——30岁出头,某供销集团下属农场的理事长。

  他们问我,一个“80后”的年轻人,毕业于名牌大学,是什么让你投身农业?其实,很多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包括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不明白,当农民天天都盼着当城里人时,我却从城市来到农村,心甘情愿地蹲在地上挖泥巴。

  不过,我确实没有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也许是出自本能的喜欢。当我还在读初中时,我在电视里看到袁隆平和他的水稻:“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画外音中的这几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在高考填志愿时,我的志愿表上全都是和农业有关的专业。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到农场工作,还拿到了高级农艺师、高级植保员的职称,并成为农场的理事长。

  我的经历让面试官们很惊讶,也许很多报名者都是冲着广告中“田园管家”悠闲的生活而来,而我是带着对农业的感情而来。面试官笑着说,你在说起工作的时候,眼里能放光,这很难得。我想,年轻人和泥土打交道,没有热情怎么行?

  学农、务农的近10年中,我真切地感到中国农业的传统和低效。在国外,现代企业制度已让农业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的转身,让农业走在价值链的高端,农民也成了产业工人;而眼下,虽有大企业涉足农业,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依然难以参与其中,不仅由于资金的限制,更由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局限。

  其实,从工作内容上来说,我已经是个“田园管家”,但我期待能在一个新平台,尝试用现代化管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

  面试临近结束,面试官问我最强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我说,从事农业是我的理想。为了理想而工作,对我来说,也充满了诗意。

一种情结:美好富庶的家园

应聘者:民企融资经理,男,30岁

面试语录:农业完全可以现代起来,只是需要我们转换思维,再多点创新。

  面试结束后,我获得了一份额外的礼物——一本关于养猪的行业杂志。几分钟前,在一个三面透明玻璃的小型会议室里,我见到了两位自称“猪倌”的网易农业事业部主管,据说,他们就是与CEO丁磊组成了“网易养猪三人组”。在网易,负责养猪的农业事业部只有十来个人,地位却与另外三大核心业务——邮箱、门户、游戏事业部平级,可见“猪”在这里的地位。

  我跟随着工作人员来到农业事业部的工作区域,书架上摆满了杂志和书籍,全部都是“猪”字打头。农业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曾经他们也是外行,但三年多苦读、走访、考察、学习后,谈起养猪业,早已信心满满。我拿着杂志,心想:从这本书开始,我也许能和农业真正结缘。

  面试时,主管问我此生有没有遗憾,我说,我虽长在农村,却不会干农活,现在想重新补上这一课。也许,很多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都会同样感受。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打理着山上的板栗和竹林,我和姐姐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但我们的耳边,一直是父母和亲戚的反复叮咛: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在家种田,种田很苦,没钱赚。

  我们很争气,大学读的是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姐姐在银行当客户经理,我在民企当融资经理。近些年,报纸电视上说农业出现“人才荒”,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村就是这样的情况:年轻人去了城市,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农业很吃香,记得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曾预言,投资农业的“钱景”无限。在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包山头养土鸡、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租赁土地自种大米的热潮下,去年,我也说动我舅舅去承包了300亩山林。

  舅舅种的还是板栗和竹子,他一直想找个“管山的”,但至今空缺。知道我报名应聘“田园管家”后,他就责怪我:这不就是我那林子里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么?我一拍脑袋,猛然意识到这两个工作本质上没有大区别。

  “面朝黄土背朝天”,印象中,农业总是以传统的面孔出现,封闭而落后,拒绝年轻、开放、团队精神这些现代理念。舅舅的山林在我眼里只是块地,种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而网易远在安吉农业园里的农作物,既主打生态又讲究品质,有了这两个热门关键词,自然招来关注者无数。

  现在看来,农业完全可以现代起来,只是需要我们转换思维,再多点创新。从今天开始,我将从“管山的”开始补上农业课,不过,我得先建议舅舅把这名字改一改。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我的田园,我的梦 2012-08-21 浙江日报2012-08-2100006;浙江日报2012-08-2100012;浙江日报2012-08-2100013;浙江日报2012-08-2100011;浙江日报2012-08-2100014;浙江日报2012-08-2100015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