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紧邻上海的杉青港村很文艺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本报嘉兴8月15日电

  记者 陈培华 见习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莫云 盛建英

  [■ 乡村名片]

  杉青港村:位于平湖市新仓镇,与上海金山卫交界,现有村民1901人,大多在附近企业打工,有的种植芦笋、蘑菇,有的养殖水产,去年人均收入17926元。

  村支书:怀颖辉

  村委会主任:张良英

  尽管毗邻上海,杉青港却没有想象中的喧嚣。暮色四合,唯独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一群村民打着腰鼓、唱着小调、扭着舞蹈,快乐而自得。

  见到我们,张良英就问能否帮她们联系进城演出,贴钱也乐意。明知自创的节目“土得掉渣”,张良英却深信城里观众一定喜欢,因为她们的表演与生活贴得紧。

  文化悄然改变着小村的性格。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村民,大多从容淡定,谈吐大方,不少人还化着淡淡的妆容。

  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即使一座石桥、一片青瓦,也在记录村庄成长的印记。老人告诉我们,村外的杉青港河已流淌了几百年。这里满地都是青青杉树。村名由此而来。

  站在河边,时有白鱼跃出水面。今年70岁的村文艺队发起人王美士,给我们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古时有条白鱼到杉青港河修炼,却因久旱搁浅而亡。农历五月十八,小白鱼寻母至此,泪流成河,河水猛涨。

  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正值农忙。为纪念这份孝心,村民在田间插秧后,会买点小菜,携上儿女,回家看望父母,这一风俗流传至今。

  王美士将这个传说编成说唱节目,一开场就是“种好黄秧,望望爷娘”。他准备将挨家挨户收集到的10多个传说故事写成剧本,交村文艺队演出。村里还有几位老人会唱民间曲调,如马灯调、金铃塔、钹子书等,王美士也将这些曲调记下,配上贴近生活的内容,深受观众喜爱。

  眼下,村里数百亩大棚芦笋正肆意生长。给杉青港人一块地,能种出绿油油的庄稼;给他们一方舞台,也能长满姹紫嫣红的文化。

  昨晚,一台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在村广场上演,吸引上千人观看。平湖花鼓戏《杉青港人卖红菱》、钹子书《家乡的桥》、耘秧田山歌《长工苦》……15个节目各具特色。“这些节目都是原创的,花了不少心血。”张良英说,这支乐乐文艺队的30多名队员,有种田的、上班的,也有开店的。

  钹子书表演《新仓越来越美好》一开场,就赢得阵阵掌声。作为编剧,王美士心里乐滋滋的:“将老百姓的生活编进节目,往往受欢迎。”这是王美士编了10多个节目后得出的结论。他的作品写在一张张大小不一的纸上,甚至随手写在烟盒上,“在村里听到新鲜事,就随手记下来。”

  农民的创意来自生活。小曲联唱《夸嫂嫂》、男女对唱《劝君莫参赌》等作品,都以发生在村里的真人真事为原型。

  也许正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杉青港人的文艺细胞越发活跃起来。爱跳舞的俞莲花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餐馆,为练好舞步,她让儿子花几千元钱买了一套音响。69岁的俞美英目不识丁,为记住歌词,让孙女放学后一遍遍地教,种地喂猪时也念念有词。

  在杉青港人的内心里,文体活动不是生活点缀,他们是用歌声和舞曲,表达着对美好家园的赞美之情。

  刘培珠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平日在上海的廊下镇上班,回家还要照看几亩地。见到她时,我们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袭碎花长裙,脸上化着淡妆,颈间坠着一条水晶挂链。她是村文艺队的主心骨,村里成立莲湘队时,她拉着4个上海人进了队。自此,两地莲湘队经常交流。“我们还上了上海电视台。”刘培珠说,在演播厅录节目是她难忘的记忆。

  无形之中,村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真希望这样的机会再多些。”张良英说,村里的舞台太小,希望文艺队能与各地农民朋友切磋交流,也能多进城里的大舞台,展现农村的新生活。

  [■ 微言乡村]

  陈培华:原本以为农民很拘谨,没想到快人快语的俞莲花“威胁”我们说,如果不帮助联系去外面演出,她们就不接受采访了。也许,这是文化给小村带来的变化,让人更率真、也更快乐。

  石天星:陈翠莲是上海廊下人,却加入了杉青港村莲湘队。她说,过座桥就能排练了,十分方便。可见,文化缩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莫云:杉青港村是个文艺村,懂得尊重农民的文化热情。农民有了一方舞台,就能想唱就唱。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2012-08-16 浙江日报2012-08-1600008 2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