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省人才市场与本报联办公益性招聘会——

架通大学生就业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陈勇 周洲

  本报杭州8月15日讯 由省人才市场与本报联合举办的“2012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公益性专场招聘会”今天举行,此次招聘会为离校未就业的应届、历届毕业生,各类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搭建了一座就业桥梁。

  招聘会上,共有100余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推出各类高校毕业生岗位1600余个,吸引了2200余名高校毕业生进场应聘,最终有520余人达成初步意向。

  应聘人员——

  先就业再择业

  一大早,招聘会还没开始,就有一些应聘者等候在门外。

  早晨6时半,今年从浙江机电学院毕业的沈孙亮就从萧山出发,坐了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招聘会现场。这个有些腼腆的男生将填好的简历看了又看,才交到招聘人员手中。“现在已经8月了,还没找到工作,自己着急,爸爸妈妈也挺着急,要认真对待这次招聘会。”沈孙亮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之前在一家公司实习,从事销售工作,他觉得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适合这一工作,所以特地过来看看有没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月薪1500元对我来讲就可以了,我要求不高,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份工作。”

  对于那些已经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心里那份焦急可想而知,而这场招聘会无疑为他们送来了夏日里的一阵凉风。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林健在招聘会现场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家企业的岗位适合自己。“毕业几个月,家人都希望我尽快找个工作,自己也急着在找了,先就业再择业吧。”林健说,今天的招聘会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就业平台,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过去常常在网上投简历,对企业和岗位的了解比较片面,现场招聘会能让我们面对面跟企业交流,便于双方互相了解。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用人单位——

  广开纳贤之门

  “想找哪方面的工作,我能不能帮你?”“到我们这里来看一下,有很多岗位……”在招聘摊位前的过道上,杭州你和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人员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应聘者。据介绍,该公司这次特地派出6名工作人员,专门为应聘者服务。

  和他们一样,今天许多企业都做了充分准备,推出许多岗位,向还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打开就业之门。

  在现场,记者发现青原嘉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人员用笔将招聘海报上的“工作经验”要求一一划去。“今天来应聘的,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们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该公司浙江市场区经理李福寿告诉记者,他们和应聘者交流后,发现现在大学生就业心态不错,“只要他们肯干,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培养,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

  杭州星软科技有限公司这次推出了招聘装维工程师、测试工程师10多个岗位,海报上标明“招聘人数不限”。工作人员周先生说,现在企业急需人才,特别是研发类人才,主要招聘应届生。1个多小时下来,周先生已经收到近10份简历,“5月份毕业生扎堆,很多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期望值很高,开口就要5000元月薪。今天的应聘者,提出的月薪都在2000元到2500元之间。”他深有感触地说,随着2013届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面对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应届生在观望中失去优势,对择业标准也有相应的调整。

  人事部门——

  切忌盲目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现在高校毕业生对择业的标准更为理智,但许多大学生自我定位还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有些应聘者为了尽快找到工作,盲目选择。

  招聘会开始没多久,杭州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人员朱小姐就收到6份简历。“现在的应聘者正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眼看身边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自己还没着落,心里很急。”朱小姐对记者说,她在跟这些应聘者交谈时,发现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缺乏正确认识,对就业方向也缺少规划,找工作比较盲目,“我认为,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一个更好的规划。”

  省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指出,大学生择业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一直存在,就业指导每年都在做,但每年都有新的情况,有些高校的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指导情况并不了解。对此,我省人事部门也做了许多工作,今年5月,专门邀请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困难和想法,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接下来,有关部门还将继续走进各个高校,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的培训,通过他们来改变高校毕业生一些不正确的择业观和择业定位。

  据悉,在接下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中,我省还将通过开展网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多措施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架通大学生就业路 2012-08-16 2684134 2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