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本报记者与中国计量学院学子寻访瓦窑堡会议旧址

高擎民族大义之旗

  寻访人:

  本报记者 翁浩浩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学生 孙菊红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 郑舒菲

  寻访地:

  瓦窑堡会议旧址

  【历史长镜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浪潮日益高涨。

  民族存亡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宽阔胸襟,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当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博古、彭德怀等十余人。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等决议案。根据会议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寻访现场】

  瓦窑堡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的子长县,该县因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的谢子长而得名。这个深藏黄土高原的小县城,因为77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而名留青史。如今的子长县,街道整洁,店家林立,焕发勃勃生机。而最让我们感受深刻的,是当地人的“红色”自豪感。

  来到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老远能看到毛泽东铜像,约有两层楼高,后边是一排极具革命特色的窑洞式办公房。纪念馆馆长徐宏伟特地安排一位讲解员,带领我们感受当地的红色氛围。“能够在这里工作,感觉很有意义,特别是能把我们党的历史介绍给四方来客。”讲解员张琴介绍,每年“七一”前后,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团队和个人络绎不绝。馆藏物品中,红军使用过的大刀、土枪、长矛、麻绳鞋等珍贵实物,最能引起参观者的兴趣。

  走进蜿蜒的胡同,穿过古旧的民居,我们来到位于县城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田家大院,这便是瓦窑堡会议旧址。院内有砖窑五孔,坐西朝东,其中第三孔是会议旧址。

  推开刻着岁月印迹的木门,我们走进会场。窑洞不大,已经修缮保护,中央摆两张八仙桌和6条木凳,桌上摆着茶壶和茶杯,还有一盏油灯。往里是小炕,上头放置一张炕桌和一部电话机。

  物件无声,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历史把瓦窑堡定格在1935年的冬天。这年11月,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数千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中国共产党人来到这里,带着一个民族的理想与意志。

  正对窑洞口的一张油画,带我们穿越时空:12月的陕北,寒风凛冽。屋内,毛泽东正在作报告,与会者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现场,充满着喜悦振奋的气氛。

  “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它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扭转‘左’倾错误思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工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成败的经验教训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徐宏伟说,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坚持执行党的策略路线,把统一战线运用到全国去,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以更有利于广泛吸收各阶级、阶层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政权,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的民族大义。

  油画,定格在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珍贵历史时刻。我们凝望油画,站立许久,仿佛依旧能听到当年的慷慨激昂。这一刻,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我们牢记历史,就是要将这种红色价值观传承下去。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肩负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多一份家国情怀,多一些民族精神,接受新时代的挑战。”一同参加寻访的郑舒菲说。

  【专家访谈】

  子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郝建军:瓦窑堡会议提出不少新理念,核心便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这一理念,才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打下基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高擎民族大义之旗 2012-08-13 2619950 2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