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泰顺墩头村有一道别样风景——

山谷里的文化复兴

  见习记者 夏丹 许雅文

  记者 邓国芳 实习生 程圆霏

  县委报道组 翁旭欧

  [■ 乡村名片]

  墩头村:位于泰顺县雅阳镇柳峰社区,与福建省福鼎市沈青村接壤,海拔620米。户籍人口2400人、外来人口1000人,主要从事来料加工、畜牧、养殖业,去年人均收入5200元。

  村支书:毛达平

  村委会主任:王家持

  夜幕降临,妇女们换上漂亮裙装,陆续来到村中心的灯光球场。音乐响起,大家踩着节拍舞动起来。舞池里有泰顺人,也有福鼎人,欢快的笑声穿透黑夜,回荡在浙闽边界。

  我们为这些翩然起舞的农村妇女拍手欢呼。柳峰社区书记蓝福德说,村里打算组建一支舞蹈队,去县城参加比赛。在墩头村,我们看到了边界村的别样风景:文化因子在这里滋长,欢乐溢满山村。

  墩头村不似村。纵横交错的街道,聚集各种店铺,大小超市就不下四五家,连锁经营的浙江省供销超市也开到了这里,村里能买齐各种生活必需品。

  墩头自古繁华。墩头溪上,架着古色古香的泰顺廊桥。这里曾是泰顺通往福鼎的官道,建造年份已不可考,只知重修于光绪年间,依然保存完好。

  柳峰社区文保员方永乐回忆,廊桥曾是墩头村最热闹的地方。往来浙闽两地的行人,会在桥上歇息。村民挑着担子,在廊桥两侧设摊,卖些小点心、小物件。这条官道,让离县城40多公里的墩头村,变得不再寂寥。

  改革开放后,58省道穿村而过,古廊桥早已弃之不用。因为省道的集聚效应,墩头村依然繁华如初。2002年,墩头村建起移民小区,泰顺县秀溪村、双路村和福建省沈青村的部分村民迁居于此,中心村地位更加稳固了。

  这里的村民容易接受新事物。墩头村是泰顺县来料加工业的发源地,有1/3的家庭从事插座、珠花、鞋面、制笔等来料加工。男人们或外出做生意,或在家发展特色农业。

  在村里,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86岁的林阿婆坐在家门口,戴着厚厚的老花镜,给转换插座安上弹簧。不久,这些插座将漂洋过海,抵达欧洲。从中,阿婆每天能拿15元加工费。“不累啊,就像小孩玩玩具一样!”林阿婆说。勤劳且知足,这就是墩头人。

  两省四村的人同住一起,村民关系会不会很复杂?蓝福德说,同饮一溪水,同走一条路,同舞一操场,大家相处得很愉快。

  “同舞一操场”就是灯光球场。墩头村建有两个广场,如今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建造生态广场时,在外创业的墩头人吴祖领,主动出资16万元。他说,逐渐富裕起来的墩头人,应该有个像样的广场。

  晚饭后的灯光球场,更像欢乐的海洋。二十步、兰花草、兔子舞……妇女们排好队形,随着节拍舞动。村里花钱购置了一套音响,还请了一个舞蹈老师,村广场舞协会也成立了。住在广场前的老林当起音响师,每天晚上6时30分开始播放音乐,直到21时。

  43岁的吴秀芝是村药店店主,每到晚上就将店铺交给家人,来到广场上跳舞。“天天跳一跳,人都开朗了。”边上,58岁的福鼎人王香兰跟着人群比划:“来得晚,还在学呢。”

  这是地道的乡村舞台,装载着一方百姓的欢乐与和谐。他们的欢乐,源于内心的充实和对文化的渴望。

  逝去的岁月里,也有墩头人不忍舍弃的。

  毛显和已经71岁了,还在包装纸厂做会计。他心中不忍放下的,是祖传400多年、传承近20代人的手工棉纸技艺。毛显和的小作坊就在牛路山腰上,一间两层的老屋,放满了各种造纸工具。四五年前,老毛和堂兄弟毛显改还在这里忙碌。

  对于我们的到来,两位老人显得非常高兴。他们从老屋里拿出各种工具,演示手工造纸。“我从13岁就开始做棉纸,这个行业曾经很风光。”毛显和老人说。

  而今,老人们的手艺派不上用场了,虽然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令人伤神的是,两位非遗传承人至今没有找到接班人。

  黯然失落的,还有村里的叶其贡老人。从18岁开始,他就背着一口黑色的大木箱走街串巷,表演布袋戏。布满灰尘的黑色皮包里,珍藏着数本手抄剧本。不久前,曾有杭州的电台请他前去做节目,但66岁的他,已背不动沉重的木箱子,只好婉言谢绝。

  “如果有徒弟,就有希望了。”这3位老人,说了同一句话。

  在这里,我们感受着快乐,也听到了叹息。这一切,都因为传统和时尚的相汇交融。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山谷里的文化复兴 2012-08-13 2664557 2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