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地铁出行如何保障安全

——杭州地铁公安负责人就地铁安保答记者问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陈福 徐佳

  本报杭州8月2日讯 今年10月,杭州地铁1号线将正式投入运营。“遭遇小偷怎么办?万一遇到突发状况,能否保证安全……”市民很关心地铁能否坐得安心。为此,记者今天专门邀请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局长张文根,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

  监控设施广泛覆盖

  市民黄汉杰:地铁人流混杂,公安部门如何保障乘客们的安全?

  张文根:我们在95%的地方都安装了监控设施。每一位乘客从进入地铁站到出站,至少有4张有效照片保留在我们的监控里面,而且分局监控中心、派出所监控中心都有人不定时进行监控巡查,而警务室、监控室也有专职人员负责查看监控。可以说,对地铁站的每一个角落,地铁公安的监控都在时刻关注着。

  除警务室和视频监控外,各种警用装备也将陆续配备。如每个警务室将配备防爆钩、远射灯、灭火毯、隔热服、空气呼吸机等。派出所将配备屏蔽干扰仪、防辐射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液氮罐、现场勘察箱、救生缓降器等。一旦在地铁发现疑似爆炸物,现场民警将打开屏蔽干扰仪,对有效范围内的一切无线电讯号进行屏蔽,可以有效防止有人试图通过遥控搞破坏活动的企图。

  网友“…∞…如果”:地铁公安在打击小偷方面有没有应对措施?

  张文根:地铁公安有一整套专业技术对付扒窃犯罪人员,一旦他们进入地铁,站台民警和保安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视频监控也会对可疑人员实行全程跟踪,截取他们的有效图像,自动报警。另外,有反扒便衣队在现场负责打击工作。

  地铁警察素质较高

  市民陆涛:地铁警察对杭州市民来说挺神秘的,跟其他警种的工作有哪些区别?

  张文根:地铁公安除了要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做好安全防范外,还要做好维护秩序、引导客流、服务群众等工作。目前地铁分局有民警145人,他们中有向社会招考的新警、特警狙击手、防爆反恐专家、警犬训导员、重案侦察员,还有视频监控的研判员等,汇聚了一大批各种专业的精英,综合素质较高。

  网友“风吹幡动”:地铁警察会为市民、游客提供哪些便民服务?

  张文根:我们在每个地铁站都设立警务室,方便群众报案、咨询。同时,我们要求地铁民警必须熟悉杭州的人文、地理、环境等知识,便于为广大乘客特别是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位站台民警都要掌握人工呼吸、简单包扎等现场急救知识。

  突发事件快速处置

  市民王巍:假如地铁发生突发状况,警方有什么应对措施?

  张文根:应对地铁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我们的对策是:首先反应要快,以站台为处置第一线,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其次以预案为标准,一方面控制源头,不让事件扩大,另一方面有效快速疏散客流;最后,突发事件多数是人为造成的,地铁运营方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尤其要宣传乘客不能携带违禁品上车。地铁公安将按照公安部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根据不同运营时段,提出相对应的安检要求,最大可能地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地铁出行如何保障安全 2012-08-03 2664627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