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西湖消防中队——

苦练一身硬功夫

  记者 余勤 通讯员 蒋孝辉 卢日成

  本报讯 在十万火急的救援现场,消防兵橘红色的战斗服总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训练生活中,这些无所畏惧的战士又是什么样子呢?近日,记者走进杭州西湖消防中队,亲身体验了一把。

  下午3时,烈日炙烤下的柏油地训练场热浪滚滚,记者用温度计测量,地表温度高达55℃。

  训练场上,一班班长王才勇正带领十几名战士训练。当天的训练科目是手拿挂钩梯和6米拉梯在20秒内攀援4层高楼,以及25米负重折返跑。

  记者打算挑战一下25米负重折返跑。一开始信心满满,可随手提起一双战斗靴,却发现又厚又沉。指导员洪汝攀说,这是火场营救的特殊性决定的,“靴子如果底和面薄了,在抢险救援场地就可能被钉子、玻璃等扎穿,因此,消防靴的底和面都垫有厚厚的钢板,而其他一些服装也都有类似的制作要求。”

  在两名消防队员的帮助下,记者花了七八分钟,终于将战斗服、消防靴、空气呼吸器、头盔等一一穿戴整齐。穿上重达20公斤的这一身装备,记者顿时觉得身上像坠了铅一样沉重,豆大的汗珠很快沿着额头流淌下来。正当记者蹒跚着往外走,一名消防队员又提来一盘救援绳和一把无齿锯,原来,还要加上近15公斤重的这两样东西,才算是完成了一名消防队员的出警装备。

  班长一声令下,折返跑开始了。刚跑出10来米,记者就觉得每迈出一步都疼痛难忍。跑到最后一圈时,几乎撑不下去了,全班战士给记者加油鼓劲,才勉强撑下了全程。脱下战斗服时,汗衫已经湿得能挤出水来。

  为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不管天气多么炎热,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在消防队里每天雷打不动3小时。晚上也轻松不了,还要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等体能训练。

  记者仔细观察战士的手掌心,层层老茧磨破了又结起来;卷起裤脚,只见疤痕累累。

  艰苦的训练,枯燥的生活,消防官兵能坚持下来,而且轻伤不下火线,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1992年出生的周建林向记者袒露心扉:训练的确很苦,可是每每想到救人就是消防兵的责任,就来了精神,“能在火场上多救一个人,我就觉得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苦练一身硬功夫 2012-08-03 2650695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