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转移群众、加强巡查、防控内涝、抢收作物——

军民防台 全力以赴

  本报综合各地8月2日消息

  受台风“苏拉”影响,今天下午,浙江沿海风力达到10级以上,间歇性骤雨扑面而来。我省各地干部群众按照防台紧急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利用台风到来前的宝贵时间,转移群众,抢收作物,消除安全隐患,力争把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转移群众刻不容缓

  今天下午2时30分,在瑞安丁山二期围区,伴随着骤雨,疾风呼啸而过。

  滨海新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林政洪再次到围垦点巡查:“所有工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人员要全部撤下来。”在现场,已看不到一名工人。浙江围海建设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国才常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工人已全部撤离了,一个不留!”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幢板房都用钢筋加固,50多辆重型运输车装满石料,在板房前形成了一道牢固的挡风墙。从8月1日下午开始,这里的工程已停止施工,落实度汛措施,加固施工设施。从今天下午开始,施工人员分批撤离到市区安置点。截至发稿时,瑞安在建工程所有施工人员均已撤离。

  “如果你们不转移,我们也不走了。”今天下午,在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乡农办主任赖其昌与村干部一道逐一登上渔排,劝说渔民转移。

  高泥村是象山县海水网箱养殖第一村,渔民数量众多。按照宁波市的防台要求,所有塘外养殖人员必须在今天下午4时前转移上岸。可不少渔民仍在渔排上整理渔具、加固网箱。

  “台风不在象山登陆,现在风不急浪不大,没必要转移吧。”罗敏章等养殖户一脸淡定。赖其昌急了,一把抢过绳索,帮着一起扎紧网箱。“风雨随时会来,决不能有侥幸心理。”赖其昌再三劝说,终于把养殖户们劝离了渔排。

  来自象山县防办的消息,截至发稿时,已转移渔民上岸3万余人。

  上午10时许,在玉环县玉城街道西滩村附近海面上,10多名养殖户还在加固渔排,被8级大风吹得摇摇晃晃。养殖户梁和平的80多只网箱里,养了10万多条即将上市的鲈鱼和100万尾刚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生蚝和牡蛎苗。

  “加固好渔排就赶紧撤!”芦浦镇农办主任黄坚松一边帮养殖户加固渔排,一边劝说他们尽快转移。在芦浦镇,每个养殖户都有一名镇、村干部对应,通知他们及时上岸,确保不漏一人。下午3时,做完最后一个网箱加固后,西滩养殖区的渔民已全部撤离上岸。

  今天,天台县国土局组织8个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分赴各地踏勘。白鹤镇松关村梅安炉家存在滑坡隐患,应急小分队冒雨把他们转移到村避灾中心。截至发稿时,各隐患点的175户已全部撤离。

  截至2日18时,台州市已转移群众88430人,回港避风船只达到6489艘。据介绍,全市共设有262处避灾点,可容纳12.8万人,准备了粮食、毛毯、被子等应急物资。避灾点还与超市签订合同,保证物资供应充足。

  带上孩子,拎上铺盖,安置点内睡个安稳觉——至今晚9时,洞头县约有1万多人顺利大转移。

  灾害点巡查不间断

  “台风即将来临,村民请注意安全!”今天上午,开化县大溪边乡墩南村地质灾害预警员余新平,来到墩上自然村敲锣大喊。

  2010年5月,这里曾发生过地质灾害。台风带来的暴雨极易引发泥石流,这让当地干部群众担忧。“目前,村应急小分队15名成员全部到位,正进行24小时巡逻。”村支书余新华说,接到预警通知后,他们已在危险地带插上警示牌,一旦发生灾情,群众可按照撤离信号和规定路线,迅速疏散转移。

  80多岁的叶菊女,子女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一大早,村里的干部就赶来,把她转移到其他村民家中,另有5户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农户,也做好了随时搬迁的准备。乡里还调集3辆汽车预防突发情况,驻村干部下村落实防灾措施。目前,全县各地质灾害点加强了险情巡查、值班、监测预报。

  在临海市,560支抢险救灾小分队、3000多名党员分赴险情地段。在汇溪镇,干部全部出动,巡查塘岙水库、岭脚水库,14个山塘水库实行24小时值班。在汇溪镇的瓦窑山村,有多处地质灾害点,目前已启动岭脚村避灾中心,及时转移人员。在桃渚镇,重点防汛地段已进行拉网式检查,排查出重点防汛抗洪地段10多处。各村组织应急小分队,并配足编织袋、铅丝、木料和石料等抢险物资。

  今天上午开始,杭州公路部门派出100多辆巡查车上路,应急抢险分队随时待命。目前,杭州市公路系统落实1800多名抢险人员,以及装载机63台、挖掘机18台,草包、麻袋4.7万只。通过96266公路服务平台,实时发布路况信息。

  丽水市水利局副局长骆雨文介绍,全市正加强雨情测报,以及时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前转移群众。截至2日下午4时,丽水市从危房、山地灾害易发地区等地总计转移3341人,回港避风船只839艘。

  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余姚市各级责任人均已进岗到位,加强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等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及时预警并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

  “从今天起,每天24小时呆在山上。”永嘉县沙头镇水库巡查员叶显春带足干粮,来到离家1个多小时路程的外坦水库驻守。截至今天18时,全县山塘巡查员均已到岗到位。

  城市内涝严密防控

  为快速排除城市内涝险情,宁波海曙区启用了“新武器”——截污井远程监控操作系统。今天下午5时,记者在海曙市政设施养护中心看到,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所有截污井情况的实时画面,水位、堵塞等情况一目了然。

  “这套系统可以远程控制截污井闸门的升降。”养护科长王立平向记者作操作演示,当城区突降暴雨,雨水管道水位迅速上升时,监控系统会立即拉响警报,养护人员轻点鼠标,利用3G无线网络向截污井闸门上的传感器发出远程指令,控制闸门启闭和升降。

  据了解,海曙区共有40余口截污井,分布在17条内河两岸。以往遇到强降雨,养护人员需冒雨实地巡查,手动开关闸门,往返一次要花3个多小时。利用这套“物联网”系统,开关40口井的闸门只需花20分钟,为城区排涝赢得了宝贵时间。

  今天,嘉兴已启动长山闸、南台头闸预泄,为可能到来的降雨预留蓄洪空间。“目前嘉兴市的平均水位是3米,离警戒水位还有30厘米,离危急水位还有70厘米。因为台风过后可能遭遇干旱,所以排海工程需要综合调度。”嘉兴市防汛指挥部主任徐进明说。

  嘉兴市交投集团等单位已在高铁涵洞设置抽水装置,确保台风期间及时排涝,同时还在易积水区域设置积水警戒线,提醒来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安全隐患一个不留

  天气时晴时雨,正是台风逼近的征兆。在玉环沙门镇灵门渔港,200多艘渔船正在避风。

  浙玉渔83081号船老大孔先方说,前天上午就接到渔业部门进港避风的电话通知,7名船员也已上岸回家。中午12时,渔港内已停满渔船,工作人员关上了闸门,港内风平浪静。

  为防止船只遗漏,县海洋与渔业局灵门分站站长李成勤打开电脑,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的渔船,其位置一一显示在屏幕上。记者看到,556艘玉环籍渔船分别在灵门渔港、松门渔港和大麦屿港避风,还有5艘渔船来不及赶回,停泊在沈家门渔港。

  今天19时起,杭州地方海事局启动一级防台预案,钱塘江水系全线封航,三堡船闸停运、江边闸停运,新坝闸只进不出。海事部门已通过短信、GPS等方式通知船舶到安全水域避台、停止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渡口停运。

  趁着午后雨歇,家住金华市区香格里花园的朱大爷,忙着把放在阳台的花盘都移到室内。朱大爷说,今天一早物业公司就给住户发短信,提醒业主清理阳台易坠物品,关好门窗及水电气阀门,尽量减少外出。

  位于镇海区的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天上午再次召集园区所有企业部署防台工作。目前,开发区所有可关停的生产装置设备均关停,不能关停的做好应急预案。化工企业均配备了应急安全电源,地势较低的备足了水泵、沙袋等物资。

  “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宁波电力局及早行动,把排险工作做在前面。该局配电运检工区几乎全线出动进行检查。据工区技术员王栋介绍,这两天除了加强巡线工作,各片区事故抢修员、电缆班都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作准备,水泵、潜水泵、抽水机等防台物资足额备齐。

  下午3时,记者来到龙湾中心区温州金属大楼建筑工地,简易房房顶密密麻麻地布满网格状铁管子,简易房之间也被几根铁管焊接起来。“2日和3日建筑工地停工,等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开工。”正在加固工地墙体的工人小陈表示,住建部门要求台风期间施工工地停工检查。

  2日早上,一艘新建船舶在台州三门湾抛锚避台时,船舱进水遇险,12名船员生命受到威胁。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紧急指令海巡艇前往救助。截至17时,遇险船舶已被拖往健跳港避风,人员全部脱险。

  作物抢收争分夺秒

  今天上午,间歇性的急雨狂风不时降临。在温岭市箬横镇坭城村,种粮大户朱乃林父子正加紧烘晒稻谷,指挥工人抢收早稻。朱乃林说:“昨晚收割到深夜11时多。”朱乃林父子承包了2000多亩早稻田,目前还有700亩未收。“现有的两台收割机来不及,我们上午刚新买了一台,希望早点收完!”

  狂风急雨,造成箬横镇3200多亩早稻倒伏。镇党委书记戴美忠介绍,连日来,他们组织党员干部帮农户抢收早稻,全镇已收割11530余亩。市农机总站烘干中心也开足马力运行,农机总站站长王新斌说:“今年新购34台烘干机,全市日烘干能力达3.2万吨,可确保及时烘干早稻。”

  在三门县亭旁镇东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户们在清理沟渠、加固大棚、抢收蔬菜。菜农胡传掌正忙着抢收豇豆,已两天没休息了。

  下午3时左右,泰顺罗阳镇山里下起大雨。据上洪村长坪山蔬菜基地主人黄辉介绍,这里有60亩蔬菜基地,从前天开始,他就雇了10名工人帮助抢收,一直到今天下午下雨,他们才刚刚停下来。

  在“贻贝之乡”嵊泗枸杞乡,养殖大户胡仕龙正在检查养殖场。从早上7时开始,胡仕龙在养殖桁地走了七八遍,在桩上系上几根粗绳,再把吊贻贝的绳子绑紧。截至下午7时,全县1000多艘贻贝养殖船都已完成加固作业。

  今天下午雨未间歇,嵊州市金庭镇灵鹅村的山坡上,千余村民正在采摘桃形李。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社长韩成军今天抢收了4500多公斤,华堂村的种植大户王裕生也抢收了5000多公斤。

  乌云压向兰溪。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的100多名社员,在果蔬基地用钢索、绳索加固蔬菜大棚。“4个社员一个大棚,两个打桩,两个拉绳。”社长胡柏良分工明确。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军民防台 全力以赴 2012-08-03 2664354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