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嵊泗花鸟岛——

老兵驿站迎客忙

  记者 林上军 王益敏

  县委报道组 李杰

  本报嵊泗8月2日电 面积仅有3.59平方公里的嵊泗县花鸟岛,有个名为“老兵之家”的旅馆,房内装饰虽不起眼,但在退伍老兵中的影响力却不小。每逢“八一”前后,这里总会迎来送往不少曾在此奉献过青春的老兵。从2009年至今,这个老兵驿站已免费接待老兵200多人。而“老兵之家”的主人,就是全国拥军模范叶祝芳。

  2009年5月,刚刚从花鸟乡人大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叶祝芳,经常看到那些重返第二故乡的老兵,在吃饭住宿方面不大方便。在部队的支持下,他把乡政府对面的几间部队仓库进行改造,开了这家老兵驿站,并打出老兵前来全免费的口号。

  “亲切得很,很感动,花鸟岛变化不小,军营条件比以前好。”8月1日,河南籍老兵王跃军讲起这次花鸟岛之行,声音有点颤抖。从1991年起,他在花鸟岛当兵4年,这是他退伍后第二次踏上花鸟岛。

  因为有了这个“家”,这次王跃军虽带了14个人,但吃住无忧。“菜有30多只,多得没处摆了,岛上最好的海鲜也上了,硬是不肯收费。”王跃军说,这次到花鸟岛,真像回到了第二故乡。

  走进“老兵之家”,记者看到内有标房4间,单人房1间,还有餐厅、厨房等。餐厅四周挂满锦旗:“赤子之心卫国志,双拥共建守海防”、“旧地重游思往事、一见似故胜亲人。”从落款看,有的来自东海退伍老兵北京战友会,有的来自安徽、江苏,也有的来自本省嵊州、新昌等地。

  叶祝芳告诉记者,有时人多了,他就找乡政府招待所或到山上的部队帮助解决住宿,今年“八一”前已来了6批70多个老兵及其家属,接下去还有几批老兵要来。由于名声在外,7月30日,6名上海籍退伍兵特意来到这里,尽管他们是在南京当兵,但老叶同样热情接待。每年接待老兵的开销需三四万元。“好在花鸟岛现在客人渐渐多了,总体上‘老兵之家’能做到收支平衡。”叶祝芳说。

  退伍老兵狄亚威,几乎每年都要来花鸟岛三四次。“我在这里度过了8年最值得珍藏的时光。”今年56岁的狄亚威,1976年当兵,他每年要是陪东海北京战友会的战友来到这里,开车先到嵊泗泗礁岛,再乘船上花鸟岛。“从十七八岁到二十五六岁,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流淌在花鸟岛,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何况还有老兵驿站。”说到这里,狄亚威对第二个故乡已是归心似箭。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老兵驿站迎客忙 2012-08-03 2661855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