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利众:吃干榨尽一竿竹

  记者 张丹丹 童颖骏

  县委报道组 翁旭欧

  一根毛竹就会被吃干榨尽,连一丝竹屑都不会留下。在泰顺司前镇,记者就见识到了浙江竹农神奇的功力。

  走进“利众”厂房,毛竹半成品特有的甜香味就扑鼻而来。这些清晨才刚堆积成山的原材料很快又要被拉进各种机器,做成竹筷子、竹砧板、竹桌椅等各种竹制日用生活品。“别看材料堆得那么高,没几天就消化完了,”总经理林观武介绍,这里每天都要消耗9万公斤的毛竹。

  变成竹筷子、竹砧板、竹桌椅,这些都不出奇。现在“利众”正试生产的竹制抗倍特板,是目前国际流行的防火新型材料。这种建材十分轻巧,防水、防火、防潮,但以往因原材料成本高,每平方米需要500多元。“而我们自行研发的竹制抗倍特板,出厂价只需200多元。”林观武说,“这样的价位,普通家庭都能用上。”

  林观武向我们展示了多款样品:大理石外观、磨砂外观、陶瓷外观……风格迥异,适合不同装修风格。因此,在6月初上海的建材展会上,这种竹制抗倍特板吸引了大量承建商的目光。“我们正在加紧试生产,等到生产上了正轨,月生产能力就能达到500万元。”

  “这只是一种新型的用途,只要潜心钻研,竹子还可以做成更多奇妙的产品,”“利众”董事长严汉荣原本是司前镇最有名的篾匠,从创建“利众”至今,只做与竹子有关的日用生活品。在他眼中,一根毛竹从竹梢到竹根再到竹屑,都是宝贝,都能做成产品。即使是加工到最后剩下的废料,严汉荣也用于蒸汽机燃料,目前完全可以满足厂里所有设备所需的动力。

  就拿“利众”最普通的竹筷子来说,也藏着严汉荣多年的创新心血。在“利众”,竹筷子加工所需的斜柸机、磨光机、印花机等设备,甚至竹制抗倍特板的设备都是严汉荣和研发团队自己琢磨和发明出来的。像竹制抗倍特板,整条生产线只需要几位工人。

  除了产品,他的细功夫还藏在厂房的地底下。污水处理系统、电力系统、安全喷淋系统、水雾除尘系统……严汉荣说,地下的这些投资就花了500多万元,毛竹充分利用的同时,水电也循环使用,“完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

  就是靠多年在竹子上的精细活,“利众”创造了很多传奇:它不仅是当地第一家年产值过百万的企业。如今它又是泰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利众”的专注,也为当地竹农带来了巨大的加工市场。严汉荣介绍说,企业每天所需的9万公斤竹子。“随便走进司前镇农民家中,只要在加工毛竹,都是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严汉荣告诉记者,“‘利众’还投资培养了20多个加工点,由周边农民经营。”在“利众”的带动下,7500多家农户不愁竹子的销路,价格也比周边县市的要高出10元/百斤左右。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利众:吃干榨尽一竿竹 2012-08-03 2622029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